半米多高的大石头,里面还夹杂着钢筋,几个大小伙子都搬不动。然而,运上传送带,经过破碎、除杂、筛分等一连串高难度动作后,“吐”出来的碎石和混凝土竟然可以再次利用到北京的工地中。2017年2月份从北京市政路桥集团获悉,位于大兴区庞各庄的建筑垃圾处置厂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2017年夏天投入运营后,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建筑垃圾处置厂。
现阶段,北京都在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封堵“开墙破洞”、拆除违章建设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这些建筑垃圾都去哪儿了呢?记者从北京市城管委获悉,这些建筑垃圾大致兵分两路,一部分被运至北京38个专业填埋场消纳,一部分被运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进行循环再利用。目前北京第一个正式规划建设、手续齐全的建筑垃圾处置厂日前已经完工并开始试运行,记者日前对这座下月即将正式启用的资源化处置厂进行了实地探访。
厂区占地120亩

大口径雾炮机吹出水汽降尘
外观像奥特莱斯
京开高速六环外,大兴庞各庄桥东一公里处,一座青灰与乳白色相间的现代建筑惹人注目,这就是北京市政路桥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的所在地,时尚的设计、轻快的颜色搭配让人很难将这里和灰头土脸的建筑垃圾相提并论。“好多人以为我们这儿是个奥特莱斯呢。”参与工程设计的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话里透着自豪。厂区目前占地120亩,建筑面积将近3万平方米,设计产能为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并具备每年60万方再生混凝土和70万吨再生无机混合料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从工地运来的石块等建筑垃圾,经过一系列的“消化”,最终能成为再生混凝土、再生无机料等建筑产品。
2011年,北京出台《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意见》和相关规划方案,力争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先期规划建设6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就是其中最早规划和建设的一座。
市政四公司项目生产经理周连胜介绍,这个项目之所以设在大兴,主要考虑附近有新机场等多项重点工程聚集,未来也将主要服务于北京南部地区施工项目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理。
按照这份文件的介绍,当时北京每年产生建筑垃圾3500万吨。业内人士测算,随着近几年施工项目的增加,建筑垃圾年生产量已升至4000万吨左右,2020年预计达到5200万吨。
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最终都到了哪里?区别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为主,目前的处理方式多为填埋和露天堆放,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很少。
雾炮机吹出水汽降尘
大石块“嚼碎”后再生
为了弄清建筑垃圾的“消化”过程,记者跟随项目负责人从渣土运输车的入口开始走起。建筑垃圾首先被送进面积约4500平方米的预分拣车间,在这里它们呈现的是最原始的状态:成块的水泥砖、插着钢筋的路基石、树根、塑料等。让记者奇怪的是,这里满眼都是建筑垃圾,并没有出现尘土飞扬的景象。“秘密在上面。”记者顺着项目负责人的手往上看,车间的一角有个六七米高的架子,上面放了一台大口径雾炮机,只要打开开关,就可以一边摇头一边吹出水汽降尘,达到降尘的目的。
项目负责人介绍,建筑垃圾在这里先由人工和挖掘机,将视觉可见的木料、塑料等不同于石块的类别筛出,石块则被推进旁边的入料口,进入下一个步骤。“石块被推进来的时候,也不会产生大量灰尘。”项目负责人指了指入料口的上方,两个感应喷淋装置正对着石块的方向,只要铲车将石块推过门框,喷淋装置就会自动感应并喷水降尘。入料口的背面,是这个厂区的“心脏”——破碎筛分生产车间。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车间里最多可以实现四级筛分,根据需要生产直径大小不同的再生骨料。
在第一级破碎工序中,大石块会被推进一个半地下设备,“这里边儿有‘牙’,就跟咀嚼似的可以把大石块咬成小石块。”石块被“咬”成小块之后会被传送带送至下一道工序,但是在“半路”上要先过一道“障碍”。原来,大石块破碎成小块的同时,会有一些钢筋、铁片等杂物,这道“障碍”就是一个吸铁装置,利用磁铁的吸力将传送带上的铁制物品吸出,实现除杂的目的。小石块继续通过传送带“行走”至第二级破碎工序时,被“嚼碎”之后可能还会含有轻质杂质,这里需要穿越的“障碍”就是风,大功率吹风机可以将石块中这些轻质杂质吹出,进一步实现除杂。
之后,石块进一步变小,通过传送带进入人工拣拾台,这里会有两三名工人用手拣出没有在前两道关卡被筛出的木条、塑料等杂物。石块前进到这里,再经过两道筛分,已经可以成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经过资源化,变成再生混凝土、再生无机料、再生砂浆和再生预制构件。
噪音不大粉尘较少
有望下月投入使用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环保标准严格、环保设施齐备、环保效果显著。目前厂区已经启动试运行,预分拣车间里堆放的就是前阵子从新机场附近运来的建筑垃圾和大兴区部分治理“开墙打洞”之后产生的建筑垃圾,记者发现在整个再生处置的过程中,噪音不太大,粉尘也较少,这要得益于生产车间的全封闭结构。记者看到,厂房车间全部被大约20厘米厚的“罩子”扣住,在这层板材中间还夹着一层岩棉,大量粉尘及噪声被阻挡在了车间内部。另外,生产现场还配备了多台大功率、高过滤等级的除尘器,自动吸附粉尘;设置了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车辆冲洗装置、雨水回收池等,整个厂区污水实现零排放。经过近期的设备调试,该厂有望下月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从北京市城管委了解到,北京还要在丰台、房山、海淀、朝阳各规划一处处理基地,力争使北京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达到85%,资源化处置能力提升至8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