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建筑垃圾如何处理是城市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深埋和露天堆放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1月4日下午,一场关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交流会在昆明举行,昆明市政协委员、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面行业专家等围绕建筑垃圾处置展开交流讨论,并呼吁“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现状
昆明部分处置场“无米下锅”
获悉,目前昆明有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由于建筑垃圾运输成本较高,一度曾出现了“无米下锅”的局面。由于将这些建筑垃圾运到固定的处置场比随意倾倒翻了一倍以上的开支,让一些不法单位铤而走险选择了随意倾倒。
昆明市政协委员赵其俊、杨晓冬介绍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增多的建筑垃圾深埋地下或露天堆放,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产生垃圾清运费等建筑经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减少生态污染、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件利国利民大好事。他们作为的昆明市政协委员,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问题。
据了解,目前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区,对于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均有鼓励政策。例如,国家规定对于生产原材料中搀兑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对销售自产的以建(构)筑废物、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而全国多地也已下发文件,鼓励企业更多的利用建筑垃圾等资源的再生利用。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在云南省的应用,目前还属基础阶段。
提议
建筑固废可“再生” 争取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最大化
然而,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在云南省的应用,目前还属起步阶段。
“其实建筑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 资源 。”云南凯瑞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荣耀说,建筑固废如果不是通过简单的填埋方式来处理,而是将其做成再生材料,不仅能减少企业项目开发的运输成本,还可以节省企业物料购买方面的成本。
据介绍,作为云南民企之一的凯瑞特重工一直专注于移动破碎筛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旗下的多种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可直接将建筑固废破碎成为砂石骨料。相比于以前的固定式破碎站,其生产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可直接开进拆迁项目现场,不仅节省了建筑垃圾的运输成本,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后还可直接作为透水砖等再生。然而,该设备在全国多地使用广泛,但云南的使用量还不大。对此,赵其俊、杨晓冬表示,作为政协委员,他们将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力争在今年形成一份关于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提案,争取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