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底,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全标段无人驾驶剥离工程在历经半年多规模化、连续性运行后,成功达成年度生产目标,已累计完成剥离量800万立方米的亮眼成绩单,无人驾驶模式综合效率已稳定达到并超越人工驾驶效率的90%以上,交出了一份“新质生产力”落地实践的优异答卷。

自2025年复工复产以来,该项目的核心目标便锚定在通过大规模、长时间、高强度的连续作业环境,检验无人驾驶技术在实际生产场景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其综合效能是否能达到并超越传统人工作业。
项目依托云端智能调度系统构建高效生产组织框架,该系统对矿区40余台大型无人驾驶矿卡及其配套设备实施集中管控与动态调度。基于实时更新的多源数据(包括三维矿山地质模型、设备位置状态、路网情况、生产任务需求等),通过智能调度进行全局优化,动态任务分配确保每台设备高效运行,路径规划精确引导,并实现设备间的智能避让,显著减少了作业中的空载等待时间,保障了生产流程的连续高效。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全域覆盖的5G专网实现“车-路-云”毫秒级信息交互,驱动核心算法持续优化运行策略。该系统支撑无人驾驶矿卡实现了日均22.6小时的连续作业时长,突破传统人工作业限制。同时,设备展现出极高的可靠性,出动率高达99.21%。这两大关键优势(超长作业时间、超高设备可用率)直接转化为了稳定高产出:工程运行期间单日最高剥离量约6.7万立方米,并稳定保持日均5.9万立方米以上的剥离量。

南露天煤矿全标段无人驾驶剥离产量的提前完成与效率双超目标,不仅高效完成了年度生产任务,更在实战中证实了该模式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综合效率优势,提升了矿山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