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洗煤厂的技术人员张俊林,获得了10000元的总经理嘉奖。原因是他的三次小改小革,让闲置一年的原煤旁路系统又重新焕发生机,每年还可为企业直接降低成本770多万元。
“就是觉得建这么大的洗选系统,不用可惜了。”谈起这次改造的初衷,张俊林显得十分低调。原来,随着主洗能力的大幅提升,经过旁路系统进入装车仓承担配比任务的原煤,因工艺设计不合理,输送量小且经常夹杂大块矸石,严重影响了煤质控制,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洗选要求,已经停用将近一年。为解决这一“卡喉咙”问题,喜欢“琢磨事”的张俊林主动站出来,经过现场调查了解、多次研究探索、反复试验测算,终于一步步疏通了旁路系统的“肠梗塞”。
改造期间,为了获得详实、精确数据,张俊林近乎工作痴迷,每天寝食在公司,跑现场、绘图纸、查资料,忙得不亦乐乎。一次他正和同事们吃饭,突然灵感来了,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张俊林手掌一拍,“有了”,立即放下碗筷,拿起卷尺就往车间跑,让同事们非常惊讶。
初次改造是在系统的转载点,以41度倾角加装固定筛,同时改造溜槽结构,很好地过滤了大块矸石,保证了商品煤质量。但运行几天后,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虽然大块矸石得到控制,筛分速度却非常慢,“堵”的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张俊林对这句话笃信不移。于是,不认输的张俊林又开始了第二次改造方案,忍痛把自己辛苦赶制的固定筛改为带有激振器的振动筛。利用激振器的力学原理,加大了振动筛的振动量,使筛选效率从500吨/小时,提高到800吨/小时。
在同事看来,经过两次改造的旁路系统,已经完全满足了生产要求。但张俊林还不满足,他发现激振器只有在频率较低时振动效果才最好。为了让激振器在较低的频率下运行,“爱钻牛角尖”的张俊林又做出了一个新决定:增加变频器,使激振器的振动频率可任意调整,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经过三次技术创新后,该洗煤厂旁路系统不仅有效规避了传统工艺的设计缺陷,而且造价低、耗能小、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灵活、经济实用。
“这项技术改造,使原本闲置的设备又重新利用起来。而且三次技术改造总共才投入12万多元。而使用这个系统后,吨煤综合成本可节约2.7元,一年下来就是777.6万元,小投入、小改造换来的是大节约、大效益,值!”中煤华昱公司的专家组在项目验收时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