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威海市环保局了解到,为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识,威海普陀路小学20余名师生和学生家长来到威海市垃圾处理厂,参观生活垃圾的变电之旅。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生活垃圾的车辆驶入卸料大厅,将从威海市区收集来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卸料平台,卸至垃圾池内。据威海市垃圾处理厂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垃圾不是立即焚烧,而是要在密闭的垃圾贮坑内发酵5天左右,发酵后就基本实现脱水,减重20%左右,焚烧后产生的废弃物也相对少一些。
在控制室内,记者透过玻璃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操控“铁爪子”,将垃圾抓运到焚烧炉进行焚烧发电。
据悉,垃圾焚烧后,还要经过余热锅炉、烟气反应塔、布袋除尘器等设备,生活垃圾从运输到焚烧厂,到焚烧、再到焚烧后产生灰渣烟尘,整个过程是无害化处理。
据介绍,威海市垃圾处理厂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900吨,基本可消纳目前威海市区的生活垃圾,可使原生垃圾减量约80%,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此外,垃圾焚烧厂为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垃圾焚烧厂于2011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行,2014年完成发电并网,发电量约7000万千瓦时。
据介绍,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主要分四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市民可以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细分。
据了解,该基地于2015年5月建成,通过文字图片、电子模型和电视影像等表现形式,将垃圾处理工艺的历史沿革、环保知识串联起来,运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手段,满足青少年了解垃圾处理行业的需求,促进社会公众做好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