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交通基建率先受益 带动砂石需求
交通基建通常是区域建设中最先受益的板块,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
珠三角地区的内地与港澳交通链接还有待提高,随着大湾区的建设,会给基建企业带来机会,其中主要受益的应是广东省内相关公司。
航运发展同样带来施工需求。粤水电总经济师冯宝珍介绍,所有湾区都是港口经济加产业经济的驱动模式,要发挥香港的航运国际中心龙头的作用,就需要把现有航道改大改深。

《纲要》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一览
《纲要》要求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以沿海主要港口为重点,完善内河航道与疏港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