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据了解,4月18日,国务院国函〔2022〕32号正式批复《方案》,根据批复要求,国家发改委、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责任,完善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强调,到2025年,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15%以上。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2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黄河干支流水质持续改善。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增长,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降耗减排水平,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5.5%、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5%,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方案》要求,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落实河湖管理有关规定,压实河湖长管理保护责任。以河湖管理范围为边界适当外延,留足河湖两岸生态空间,严禁“贴边”、“贴线”开发。加快编制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定岸线功能分区,强化用途管制,严控开发强度。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管理,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方案》表示,创新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创建贺兰山、六盘山国家公园。全面开展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创新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河道河段治理、国土综合整治。通过特许经营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方案》指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鼓励采用绿色工艺流程,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尽早实现超低排放。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碳减排,建立节能降碳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等的衔接机制,制定宁夏能耗双控管控目录。探索将碳排放指标纳入节能审查内容。将宁夏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范围。
《方案》提出,协同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黄河流域“一字型”、“十字型”、“几字型”现代化交通主骨架,融入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实施定西经平凉至庆阳铁路、宝中铁路中卫至平凉段扩能改造项目。加快推进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完善机场航线网络,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