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三促”破难题 精准施策谋发展 奋力走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泽州新路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面积2023平方公里,人口50万,是全国重点产煤大县,缘煤而兴,因煤而困,煤炭开采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近40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近年来,泽州县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山上治理、山下致富”的工作思路,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治理、单项治理为综合治理、企业自主治理为政府引导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城镇化搬迁促融合、生态化开发促宜居、多元化就业促增收”综合治理之路。
一、城镇化搬迁促融合。把沉陷区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坚持城镇化搬迁为主、就近安置为辅的搬迁安置模式,在基础条件好、就业门路广、吸纳能力强的镇区集中规划建设安置小区。对不愿远离故土的群众,充分尊重民意,就近就地进行安置,成功让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过得好,做到组织不散、村民不乱、乡愁不断。一是“三个公开”聚民心。先后出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搬迁安置方案》《资格认定审查方案》等政策,确定多种户型,由群众自由选择,做到搬迁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二是“三条渠道”保资金。全力整合政府资金,统筹协调企业出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累计争取政策性资金10亿元,县级统筹资金1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50多亿元。三是“三个覆盖”提品质。水、暖、电、气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绿化、亮化、美化等品质生活全面覆盖,村级活动场所、商贸市场等配套到位,让搬迁群众安居更放心、环境更舒心、生活更称心。
二、生态化开发促宜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把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变黑为绿、变废为宝”,实现了治理绿色化、发展产业化。一是统筹推进区域化治理。先后开展重点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打造了两条亮丽的生态走廊。同时,大力推进矿山绿化,建立矿山绿化基地50多个。二是大力实施产业化治理。坚持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开发治理原则,大力推行“一企带一产、一村兴一业”,对重点山体进行综合治理,建设了环山步道,建成了近郊户外旅游休闲地,让“黑山荒山”变为“金山银山”。三是积极开展农地整治复垦。设立专项复垦奖补资金,综合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政策,复垦整治各类土地2万余亩。
三、多元化就业促增收。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发展为要”理念,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强化就业平台建设,让搬迁群众就业有门路、增收有途径。一是全力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平台。把实体经济、优势产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重点,布局装备制造、绿色智能铸造、煤化工等3个工业产业园区,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精密铸造集群集聚发展,轨道交通结构件、煤机装备、市政铸管等产品远销海内外,解决就业2万余人。二是开展村级组织增收。在支持村集体发展接续产业的同时,鼓励搬迁村在安置新区进行商业化开发,建设蔬菜大棚、采摘园等多途径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开展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搬迁治理,释放了压覆资源,创优了发展环境,不仅让煤炭企业轻装上阵、加快转型,更为全县加速发展激发了活力、厚积了动力、奠定了基础。新上各类绿色转型项目200余个,释放资源约1亿吨,实现从“挖煤炼铁”到“崇文兴旅”的转变,乡村振兴动能得到有效激活。
- 生态优先 山西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2024-10-31)
- 5个煤矿案例入选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2024-10-30)
- 马鞍山雨山区:废弃矿山“披绿衣” 生态“伤疤”变公园...(2024-10-30)
- 今年1-9月全国煤炭采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337.3亿元 同比下降10.4%...(2024-10-30)
- “生态+产业”治理模式驱动济宁市兖州区采煤塌陷区生态蝶变...(2024-10-29)
- 龙南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现“三转变”(2024-10-28)
- 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亟待加速(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