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发布全省首部再生骨料应用企标
为助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供技术范本
近日,由昆山城投集团下属子公司城建绿和主编的两份企业标准经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公告发布,其中,《再生骨料回填施工技术规程》为全省首部回填应用方向企业技术标准,填补行业领域的技术规范空白,为助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供技术范本。
作为“十四五”规划环保的新热点,“碳中和”的时代命题,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带来了发展的新动力。2018年,昆山城投集团成功引入昆山市首条移动破碎处理线,将建筑垃圾破碎为再生骨料,可重新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建设和再生建材的生产,如道路基层的铺设、再生砖的生产等。2019年7月,城建绿和启动《再生骨料城镇道路路基填筑技术规程》《再生骨料回填施工技术规程》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2020年底,企业标准通过专家论证。企业标准的发布进一步规范再生骨料的应用标准,具有较强的合规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此外,城建绿和还参与《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等2项国标和《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等4项团标的制定,积极为国标的推行提供案例支撑。同时,加强与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大院大所的合作,深入进行再生产品的研发运用,再生砖产线计划2021年6月试运行,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
据悉,《再生骨料城镇道路路基填筑技术规程》《再生骨料回填施工技术规程》两份企标主要针对再生骨料在基坑、场地平整及城镇路基填筑等领域的应用,分别从再生骨料性能指标、回填施工、质量检验等方面统一要求,规范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生产标准,不断提高利用质量。目前,再生骨料已成功应用于昆山市同丰路、汉浦路、周市高级中学、玉峰实验中学、巴城高级中学、巴城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等多项工程建设项目。相比使用传统用料,可节约30%左右的材料成本。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未来昆山计划每年可处置各类建筑垃圾约140万吨,生产再生骨料约120万吨,产生直接经济价值约5000万元,可为工程建设领域节约材料成本超过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