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品再制造前的寿命评估是通过对旧部件剩余寿命进行评估,回答剩余疲劳寿命是否足够、能否再制造、能再制造几次的问题,是保证再制造耐磨件质量的重要途径。其评估应以原工件疲劳寿命为基础,当残余疲劳寿命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时才能进行堆焊再制造。原则上,只有当旧品的剩余厚度大于新品厚度的55%时才能进行堆焊再制造,这是经过数百例堆焊工程实践所总结的经验。
旧品寿命评估主要通过焊前检测,一般采用渗透探伤、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等方式,检验旧品不应存在沙眼、缩孔、较大面积的空洞、较深或者较长的裂纹、贯穿性裂纹、基体过薄等缺陷,由此判定其可焊性和残余寿命,从而决定是否能进行硬面堆焊。
而堆焊后耐磨件的寿命预测则是基于焊后检验的结果,再制造后工件的服役寿命应不低于新品。在实践中,堆焊再制造后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观及尺寸检查、基体渗透探伤、堆焊层金相检验和硬度检验,各项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堆焊耐磨件的性能、寿命、安全性等,所以也是用户验收的依据之一。不经检验的耐磨件可能存在运行风险,会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3.2 关于耐磨寿命
人们通常以耐磨件堆焊后的运行时间来衡量其耐磨寿命,并认为堆焊后的使用寿命与焊材的耐磨性能紧密相关。而在各行业的生产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工件堆焊后的耐磨性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除了堆焊因素外,磨机内的风压、各部件的安装间隙和物料的可磨系数也会对耐磨件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而且,衡量磨机效率的指标还包括耗电量、出粉量、耐磨件使用周期等,各种因素是动态相互影响的,譬如,按设计尺寸堆焊完好的磨辊、磨盘瓦的出粉量不一定高于运行一定时间后的状态,耗电量不一定低于运行一定时间后的状态,这是因为堆焊后的磨辊、磨盘瓦与物料、磨机结构之间也会存在磨合过程。
为此,我们综合生产实践中反映的数据,大致确定了耐磨性能指标,即正常工况下,堆焊后耐磨件的运行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但在工程实践中,堆焊再制造后的工件使用寿命往往还要以原工件初次使用时的寿命为基础衡量。
3.3 堆焊施工方式
3.3.1 离线堆焊再制造
离线堆焊在中国已有10多年的应用实践,它的优点包括:旧品尺寸、形状不受限制,不会影响停机时间造成附加损失,拆下来的耐磨件旧品可进行详细的焊前检查以保证最佳施工品质等。
离线堆焊风险虽小,但相对施工周期长,且存在拆卸、运输、安装费用,检修成本较高,同时堆焊后的工件还存在安装及安装安全问题等。因此,在线堆焊也成为用户的选择之一。
3.3.2 在线堆焊再制造
在线堆焊再制造是将堆焊设备运到磨机现场,在立磨磨辊、磨盘瓦不拆除的情况下,使用明弧自保护药芯焊丝进行自动堆焊。在线堆焊再制造具有如下明显优势:
a.降低磨机检修成本:因不用拆装磨辊、盘瓦,能节省大量人力、时间和费用,检修总费用大大降低。
b.缩短设备检修停工时间:在设备检修和设备停机的较短时间内进行堆焊,满足即时检修的需要,最大程度缩短停工时间。
c.可避免由于磨辊、盘瓦由于拆卸不当造成的断裂。
d.施工时间灵活机动:可根据厂家的检修时间安排,特殊情况下可在设备维护的间隙里进行。
e.施工更安全:在线堆焊设备小巧、轻便,在磨内安装方便,不会对磨机造成伤害,比更换备件更安全。
f.适合处理紧急情况:在线堆焊能适应意外情况时磨机紧急检修的需要,尽可能不影响生产效率和出粉产量。
g.尤其适合矿渣磨和分块式磨辊、磨盘堆焊:矿渣磨堆焊周期短,采用在线焊能保证较短的停机检修时间。对于MPS4000B、MLS3626、ATOX50等分块式的磨辊,耐磨堆焊层将每一块衬板焊成了一个整体,可减小堆焊层脱落的可能性,从而延长磨辊整体使用寿命。
h.尤其适合大直径圆环形磨辊套的堆焊再制造:
MPS5600BC、MPS4000B、POLYSIUS57/28等磨辊直径大,重量重,设备拆装和运输非常困难。在线堆焊节省了拆装、运输费用,而且避免了拆装、运输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