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记者从秀洲区行政执法局获悉,秀洲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项目入选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数字化应用场景第一批试点项目。
建筑垃圾事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追求,但是城市建筑垃圾因其体量大、人工分选难度大、处置成本高等原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及管理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秀洲区创新思路,以建筑垃圾全流程数字化监管项目为抓手,建立了集城市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的闭合式在线监控管理系统,为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添加了“数字引擎”。
秀洲区新城街道滨江花园的物业经理小郭,率先体验到了建筑垃圾全流程数字化监管项目的便利。本月初,小郭在日常巡查时发现,小区边出现一堆建筑垃圾,于是他马上拍摄照片并上传至智慧城管平台。通过智慧城管平台,直接可以查到倾倒建筑垃圾的车辆以及车辆所属的单位等相关信息,并派单至相关责任单位。15分钟后,相关责任单位就前来将建筑垃圾清运至中转站。
秀洲区通过建立数据驾驶舱,整合渣土运输监管对象、渣土运输审批、辖区在建工地、渣土运输实时轨迹、路面情况等数据信息全部接入智慧城管平台,实行统一监管。同时,要求登记企业开放自有监控平台,实现监控全天候,车辆无遗漏。目前,已接入39家运输企业及旗下500多辆渣土运输车辆数据并可实时查看运输状态。
与此同时,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和各级共享监管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24小时不间断鼠标巡查,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输实况,全程监控工程渣土处置运行,利用工地监管平台、车辆监管云平台等实行建筑垃圾从施工工地到消纳场所“点对点”管理,做到源头明、中端净、末端清。
今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交警大队等多部门还成立联合整治组,定期对主要区域、道路、工地实行专项整治,特别是对辖区内在建工地、新交付小区密集区域以及重要运输路线加派人员力量,对偷倒、乱倒、抛撒滴漏等违法行为,实行严管重罚。
为了做到秀洲区主要路段、边界重点区域全覆盖、无死角监控,秀洲区还整合了前端“行政审批+注册信息登记”系统、中端“智慧城管+行业监管”平台、末端视频取证+无接触笔录,构建完整的渣土运输领域非现场执法工作链,形成教科书式执法样板。
“我们就是要打通多部门信息壁垒,建立数字化秀洲标准,探索形成跨部门合作和跨省市区协作‘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程、一舱点到底’的新模式。”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秀洲区建筑垃圾中转站已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已基本实现秀洲区商品房小区和新建拆迁房小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