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渠环山流淌,稻浪随风起伏,远远望去一片生机盎然……这是大理两处废弃矿山“绿色重生”的景象。
2018年,大理州先行先试,将鹤庆县蝙蝠洞、宾川县狮子口等片区已关停的13个砂石料矿山作为利用市场化方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试点,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大理州交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理州交投集团)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揭开了在大地上“绿色建设”的序幕。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伤痕”没了,山美了!
作为大理州首批推进的矿山生态修复试点项目——鹤庆蝙蝠洞片区废旧矿山、宾川狮子口片区废旧矿山,由于过去多年的开采,矿石表层土体被严重破坏,矿区土地石化,植被破坏、土地荒废,形成了高低不平的采石坑,边坡陡峭不稳,危石丛生,满目疮痍,一道道“伤痕”,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制约着周边农业产业的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刻不容缓。2018年11月,大理州交投集团与宾川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宾川县金牛镇狮子口片区废旧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合作协议》和《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同年12月,鹤庆县金墩乡蝙蝠洞片区废旧矿山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正式开工;紧接着,2019年3月,宾川县金牛镇狮子口片区废旧矿山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正式开工。
据了解,鹤庆蝙蝠洞矿山片区项目总投资为6419.5763万元,边坡生态修复91185.82平方米,农田恢复210亩,结合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项目建设区域打造成“山”“水”“田”“园”四元素齐聚的郊野公园。宾川狮子口矿山片区项目总投资为19638.95万元,林地恢复62437.50平方米,果园57542.40平方米,水稻148亩,观景平台300平方米,复绿树29328株,水果树2428株。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恢复的土地已成为优质的水稻作物、特色水果种植的宝贵耕地资源,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提升了当地居民的人居环境。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已呈现喜人的成果。抬眼望去,满山皆是翠绿,复垦的水田已种上水稻、暴露的山地在人工干预下也得以复绿,区域内损毁面积基本得到修复,生态功能初步显现,狮子口矿山片区种上的几十棵果树枝叶茂盛,展现出生机勃勃,矿山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废旧矿山终于脱下“旧衣裳”,重新披上“新绿装”。
绿色在山间的不断延展,体现的是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因矿施策、一矿一策、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建则建”的原则,鹤庆蝙蝠洞矿山片区、宾川狮子口矿山片区通过采取削坡造台、截排水、生态修复、景观工程等综合措施,整合尾矿综合利用、废弃工矿用地复垦、补充水田指标等政策,突出生态资源价值,注重地质灾害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
“伤痕”没了,山美了。大理州交投集团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实施废旧矿山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征程上行稳致远,续写“十四五”发展新辉煌。目前,两处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