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全面排查整治违法开采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自4月15日起,利用3个月时间,全面排查整治违法开采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依法严厉打击整治违法违规行为。
方案提出,对未经批准无证勘查开采,利用经营场所作为掩护盗采矿产资源,擅自启封已经关闭取缔矿井、废弃矿井盗采矿产资源,私挖滥采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严厉打击,依法查处整治到位。对持勘查许可证采矿,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已满未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继续采矿,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采矿,未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种开采矿产资源,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坚决整治到位。加大对各类工程项目涉及矿产资源的项目监管,特别是对以工程建设、矿山修复治理、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治理、设施农业等各类工程项目为名违法违规采矿,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重点排查整治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地和压占破坏林草资源问题。一是严厉打击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地的矿产勘查开采活动。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对各类违法违规勘查开采活动,立即予以关闭或取缔,限期整改,组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二是严厉打击非法压占破坏林地、草地、湿地的矿产勘查开采活动。强化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保护,对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肆意压占破坏林地、草地、湿地的勘查开采活动进行全面排查,依法责令关闭或取缔,限期整改,组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根据方案,各县(市、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对摸底排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对违法违规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整治一起。对违法违规采矿、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地、压占破坏林草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整治,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