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口径快速成井技术是攻克矿山救援世界难题的“关键一招”。9月2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赵广金介绍,该局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在国内首次按照钻探救援模式,开展了矿山应急救援大口径快速成井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技术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攻克大口径救援通道钻孔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当前,在矿山事故救援中广泛应用的小口径钻探救援模式,虽然可以快速钻至事故区域,并通过钻孔开展生命探测、通信建立、给养输送等工作,但不能直接通过钻孔建立升井通道投放救生舱,难以满足“黄金救援”时间内的人员搜救需求,无法达到理想的救援效果。
因此,从2021年7月开始,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开展了矿山应急救援大口径定向快速钻探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攻关。同时,在国内首次按照抢险救援模式实施了大口径快速成井技术研究实验。
为确保实验能够反映真实数据,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选取了鲁西南煤炭矿区高涌水、断层带等地层复杂的位置作为救援实验井的施工地点。采用一次性成井工艺,开孔井径1100毫米,终孔井径711毫米,井深402米。在地质条件复杂、实验难度大增的前提下,实现了在30小时内打通小口径给养输送通道的预期目标,大口径生命通道达到了通过钻孔建立升井通道投放救生舱的标准,与国内同类型救援钻孔相比,钻探效率提高了2—3倍。
“该项目在矿山事故生命救援通道构建方面已形成1项关键技术、3项救援成果,可有效提升矿山钻探救援通道施工能力和效率,实现通过钻孔建立升井通道投放救生舱,满足‘黄金救援’时间内的人员搜救需求。”赵广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