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隆重召开,大会对为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273个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其中,由河北省建研院重点实验室牵头完成的"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从209项科技进步奖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全省仅26项),标志着河北省在固废资源化与低碳建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传统水泥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14%,项目创新提出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以工业固废为原料,成功研发可100%替代水泥的低碳胶凝材料,攻克了固废基材料强度低、稳定性差等技术瓶颈。破解行业难题,让固废"变废为宝"。

多固废协同低碳胶凝材料工艺流程

水化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微观机理
项目团队首创胶凝材料水化硬化成套理论,建立了全固废混凝土性能调控体系,并开发出智能化精准配料技术与生产装备,可实现质量全程可追溯,保障工程应用可靠性。
在项目指导下,全国生产线布局成效显著,目前已覆盖28条生产线,其中河北省作为核心区域贡献17条,总产能突破1200万吨。项目成果已在太行山高速、雄安新区容城输变电工程等7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中规模化应用,累计消纳钢渣、矿渣等固废超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百万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等6位院士评价称:"该成果为钢铁、建材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实用价值。

由我项目指导的全国生产线及产能分布概况

固废基胶凝材料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应用
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河北省在绿色建材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和建材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作为京津冀低碳建材技术领军单位,河北省建研院固废建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将持续推动多固废胶凝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交通基建等领域的应用,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河北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