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的清晨,山东曲阜崇文湖千亩碧波泛着粼光,昔日的采煤塌陷区已摇身变为拥有6个国际标准赛道的智能钓场。5月10-11日,首届“崇文杯”垂钓精英赛在此启幕,随着一声发令枪响,百竿齐发的生态盛景精彩上演,远处,白鹭群掠过芦苇丛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此刻得到了生动地诠释。
2万亩水面、10亿元投资,在很多旁观者看来,曲阜崇文湖国际垂钓基地·农文旅综合体项目往这么大的“水坑”里硬砸钱,不是“人傻钱多”,就是有去无回。
既然连常人都知道乡村文旅项目投入大、见效慢,塌陷地治理更是让项目成型难度倍增,见惯了大场面的投资者又何故非要蹚这“浑水”呢?对此,该项目负责人崔登斌一语给出他的答案:只为那几十年死守出来的碧波清幽。
陵城镇西南部为采煤塌陷区,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了2万亩水面。众所周知,塌陷地水体往往存在重金属污染、PH值偏酸等问题,不仅不适合用来养鱼,连水生动植物也难以生存,要达到利用条件需要长时间的水体和生态改造。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陵城镇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这片水,不仅孕育出了鱼虾等水生动植物,更引得野鸭、白鹭成群聚集,荒废多年的塌陷地重焕生机。
“近几年,有多个高产值的产业项目看上崇文湖周边的资源潜力,可都被我们一一谢绝了。”陵城镇副镇长陈少成直言,陵城镇是曲阜西南的产业核心区,塌陷地就像是维护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绿心”,如果为了眼前收益盲目落地有污染的项目,不仅不利于生态保护,还会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守护绿水青山,并不等于不开发、不利用,塌陷地周边的村庄更不容错过乡村振兴的难得机遇。一次机缘巧合下,此前从事房地产生意的崔登斌听说了陵城镇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深受感动,喜欢竞技垂钓的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生态和水资源建设国家级垂钓基地,不仅能够承接国际和国家重点赛事,还可在对周边自然环境升级后综合植入铁人三项等体育竞技项目和研学游等农文旅项目,绿水青山终于迎来了化身金山银山的契机。
建钓场、搞比赛,崔登斌不是拍脑瓜定的。他在聘请专家细致考察崇文湖的生态状况后发现,虽然塌陷地水质已经完全达到养鱼条件,但丰水期水体深度仅1米2左右,枯水期更只剩下40厘米,这样不稳定的水情难以进行水产养殖,而垂钓竞赛,恰恰是一个用鱼却不养鱼的特殊用水环境。“为保持竞赛用鱼的活性,鱼类都是比赛前新放入池的,赛后所有鱼也会被捞出全部进入市场销售。这样一种模式,大幅降低了水体对养鱼条件的需求。”崔登斌说,垂钓场地就像是为塌陷地水域量身定制的应用场景。
项目一期以钓场改造和花海种植为主,目前,这片曾经的塌陷区已呈现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宜人景象,“崇文杯”黑坑公开赛也正式打响了钓鱼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第一枪”。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钓法门类最齐全的垂钓基地,吸引全国乃至世界钓友相聚在此,有效驱动区域文旅消费、带动乡村振兴。”谈到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崔登斌信心满满。下一步,项目还计划引进虾蟹养殖、水生农作物种植、农耕文化研学、乡村休闲游等业态,实现曲阜西南部采煤塌陷地从“煤”到“美”的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