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建设用砂的供应与使用态势,上海市砂石协会依托上海市建设用砂业务管理系统中供应商登记、流向单、质保书等详实数据,并结合相关市场调查,对上海市建设用砂的使用量、来源、船运情况、检测情况、粗细比例及价格等核心维度展开深入分析,形成本报告。通过梳理各项数据及背后的市场逻辑,旨在清晰呈现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市场的运行特征、变化趋势及面临的局面,为行业相关方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1. 建设用砂使用量分析
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使用量为1949.8万吨,同比2024年上半年使用量2450.8万吨减少了20.44%。
2025年二季度本市建设用砂使用量1144.0万吨,环比一季度使用量805.8万吨增长了41.97%。
表1: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使用量汇总表

1、总体需求趋势:2025年上半年上海建设用砂使用量相较往年同期有明显降幅,同比2023、2024年分别下降近27.43%、20.44%,该下降趋势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奏的变化密切相关。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直接导致对建设用砂石料的需求减弱。
2、季度需求分析:2025年一季度建设用砂使用量明显低于往年同期,主要原因是冬季施工淡季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建筑工程开工率较低。进入二季度后,随着天气转暖以及部分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需求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由于前期筹备工作的延迟,二季度才开始大规模施工,带动了周边区域砂石料需求的一定增长,但整体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

图1:2023、2024、2025年一、二季度
本市建设用砂使用量对比
2025年上半年机制砂使用占建设用砂总量的81.2%,可见,目前本市建设用砂使用机制砂占有绝对主体。

图2:2025年1-6月本市建设用砂使用量(万吨)
2. 建设用砂来源分析
数据显示,进沪运输便捷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占比最大,约45%;作为砂源交易聚集地的江苏,占比约25%;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通过海运为上海提供建设用砂,合计占比约20%以上;安徽的砂资源通过内河运输或陆路运输到达上海等地区,占比约8%;辽宁等北方地区因距离上海较远,运输成本较高,在砂资源供应上不具备优势,在上海建设用砂市场中的份额最小。
从来源分布看,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以及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沿线地区仍为本市主要的供应地域,且供应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铁路、公路等运输网络的优化,可能会有新的供应地加入上海市场,进一步丰富供应渠道。
表2: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来源分布

3. 建设用砂船运到沪情况
2025年一、二季度本市建设用砂通过船运方式运输到上海搅拌站、构件站、预拌砂浆等生产单位的船次分别为6195次、9045次,合计15240船次。
4. 供应商建设用砂检测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共有197家供应商开具质保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的182家,占92%;使用单位合作实验室检测的12家,占6%;另外3家,占2%,自己是生产单位又是登记供应商,利用自己内部实验室检测。根据质保书信息,供应上海的建设用砂均为合格。

图3: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登记单位检测数据来源占比
2025年上半年天然砂氯离子检测3513次(其中:一季度检测:1426批次;二季度检测2087批次),机制砂氯离子检测11727次(其中:一季度检测4769批次、二季度检测6958批次),均符合管理部门文件要求和标准要求。目前本市建设用砂市场氯离子含量的把控工作做得较好,对氯离子含量的重视度已形成常态化。
5. 建设用砂粗中细比例情况
根据供应商质保书数据,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使用粗中细分布情况:
表3:2025年1-6月本市建设用砂
使用粗中细分布情况

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细、中、粗砂使用比例分布与混凝土配合比较为相符。
6. 本市建设用砂价格情况
以龙吴路市场(码头)建设用砂交易调研价格进行分析,供应端机制砂和长江沿线的天然砂供应量与本市建设用砂市场用量相匹配,建设用天然砂、机制砂一、二季度价格在波动中呈缓慢下行趋势。二季度本市建设用天然砂中砂龙吴路调研均价为113元/吨,搅拌站开票结算均价135元/吨;机制砂中砂龙吴路调研均价90元/吨,搅拌站开票结算均价113元/吨。数据显示,本市建设用砂2025年上半年天然砂、机制砂价格下行幅度均大于2023、2024年同期,说明需求的下降和供应的相对稳定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市场面临一定压力。
1、建设用天然砂平均价格走势图(周期2周)(中砂)

图4:2023-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天然砂
平均价格走势图
2、建设用机制砂平均价格走势图(周期2周)(中砂)

图5:2023-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机制砂
平均价格走势图
7. 结论
1、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使用量为1949.8万吨,同比2024年上半年减少了20.44%。
2、2025年上半年本市建设用砂仍以机制砂为主,占比81.2%,细、中、粗砂使用比例分布与混凝土配合比较为相符。
3、从来源分布看,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以及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沿线地区仍为本市主要的供应地域,且供应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铁路、公路等运输网络的优化,可能会有新的供应地加入上海市场,进一步丰富供应渠道。
4、2025年上半年天然砂氯离子检测3513次,机制砂氯离子检测11727次,均符合管理部门文件要求和标准要求。目前本市建设用砂市场氯离子含量的把控工作做得较好,对氯离子含量的重视度已形成常态化。
5、2025年二季度本市建设用天然砂中砂龙吴路调研均价为113元/吨,搅拌站开票结算均价135元/吨;机制砂中砂龙吴路调研均价90元/吨,搅拌站开票结算均价113元/吨,需求的下降和供应的相对稳定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市场面临一定压力。
6、建设用砂供应商应坚决贯彻落实上海市住建委、交通委、水务局《关于加强本市建设用砂管理的暂行意见》(沪建建材联〔2020〕81号)和上海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建设用砂管理的意见》(沪建建材〔2022〕162号)要求,对供应的建设用砂按规定按批实施检测,出具流向单和质保书,确保供应上海市场使用的建设用砂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 0.01%,确保每批次建设用砂质量合格,并实现质量信息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