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着东海县双店镇的土地,一座崭新的钢结构厂房在工人们密集的敲击声中拔地而起。电焊火花四溅,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这里正在建设的,是东海县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利用项目,一个“变废为宝”的绿色引擎即将轰鸣启动。
江苏科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安装经理陈伟忠行走在厂房内,脚下的钢板微微震动。他指着西门入口处介绍:“这里将安装上料系统,建筑垃圾就由此进入,开启一场奇妙的‘重生之旅’。”这个占地近1.6万平方米的厂区,建成后每年可处理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等建筑垃圾15万吨,并转化为约1200万块再生标砖,为破解城市建筑垃圾处置难题提供“东海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投产后,将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处理线。建筑垃圾经上料系统由皮带机输送后,首先进入分筛环节。在此环节,编织袋、塑料袋、木头等轻质杂物被有效筛选分离,渣土也同时分出;而砖石、混凝土块等大块、洁净的骨料则进入下一流程。在厂房中部,即将就位的反击式破碎机,将对这些大块骨料进行关键的二级破碎。
经过层层破碎和筛选,这些曾经的废弃物最终“蜕变”为4种规格的再生骨料:小于5毫米、5—10毫米、10—31.5毫米以及大于31.5毫米。其中,5—10毫米和10—31.5毫米的骨料是核心成品,一部分直接用于制砖,另一部分可外运用于其他工程或符合规范的填埋处理。厂房东侧,6个骨料仓已初具规模,未来将分类存放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
“这里生产的再生砖,将广泛用于城市人行道、盲道、公园隔离带甚至商品房小区建设,完全能满足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陈伟忠介绍,“再生建材的市场正在快速打开。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环保、可循环的建材正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刚需。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为全县建筑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可持续的道路。”
目前,整个项目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设备正于这几日陆续进场。工人们顶着酷暑,争分夺秒地进行安装和调试,全力保障这条“变废为宝”的生产线于8月底进行设备调试。投产后,它将显著提升东海县土地资源利用水平,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有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成为东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