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住建厅:本地机制砂不成熟 建议混合天然砂使用
日前,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海南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针对海南省独特的区位以及材料条件,在第四部分原材料章节中对该省混凝土骨料的使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规定。《技术标准》表示,
海南本地机制砂技术不成熟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禁非法开采天然砂、石资源,导致这些资源供应最下降且价格飞涨。因此, 根据工程需要, 在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条件下,可以使用机制砂和再生骨料替代部分天然河砂、碎石或卵石。考虑到目前海南机制砂、再生骨料生产水平尚不成熟,使用时宜与天然砂、石混合使用。
机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在内地已经较为成熟, 但目前海南的机制砂生产工艺不成熟,机制砂质量波动大;且海南的矿山岩性多为火成岩,成分波动大,目前亦未进行相应岩性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专项研究, 且机制砂和再生骨料的棱角多,不利于配制超高程泵送混凝上和自密实混凝土,所以在使用机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宜提前进行生产厂工艺考察, 混凝土生产前进行充足的机制砂储存, 确保机制砂的质量合格。
海南地貌特殊 粗细骨料均应控制氯离子含量
海南是四面被海洋环绕的岛屿,海洋大气环境对当地混凝土原材料特别是细骨料的氯离子含量有较大影响。粗骨料目前没有相应的氯离子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但仍需考虑氯离子影响,当粗骨料生产过程中有用到入海口的水源等有可能造成氯离子污染,可使用控制混凝土总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控制,或者参照细骨料氯离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海南四面环海,氯离子监控工作必须更加严格,在限制河砂开采的情况下,目前砂的来源较不可控,因此将砂的氯离子含量列为必检项目。同时,考虑到抽样检验方案的漏判风险将氯离子的控制限值进一步加强。
细骨料的级配、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等影响显著, 长期的实践表明,使用级配II区(细度模数在2.4--2.8) 的天然河砂更能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且这样的天然河砂资源在海南还有相当储量,因此作出限制级配和含泥量、泥块含量的规定。
- 骨料销量6296.5万吨、平均售价36.3元/吨!中建材2025上半年扭亏为盈...(2025-08-29)
- 内地直供澳门机场填海扩建工程的首船建筑物料机制砂快速通关...(2025-08-29)
- 海螺水泥:上半年销售骨料6340万吨、营收超21亿元 毛利率43.87%!...(2025-08-27)
- 吞吐量500万吨/年!广西贵港新建砂石码头(2025-08-26)
- 盐城东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0%的背后故事(2025-08-26)
- 提升至1200万吨/年!中电建一砂石项目生产加工系统改扩建...(2025-08-25)
- 年产400万吨!湖北曹家湾辉绿岩矿区实现“开一座矿山,兴一方产业”...(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