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废弃矿坑生态修复经验在全国推广
日期:2024-12-05 | 来源:中国振动机械网
12月4日从银川市政府获悉,因生态修复成效显著,“贺兰山下镇北堡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案例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20世纪50年代,因砂石资源..
12月4日从银川市政府获悉,因生态修复成效显著,“贺兰山下镇北堡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案例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20世纪50年代,因砂石资源丰富,贺兰山曾遭遇大规模无序开采。仅银川市镇北堡矿区,就遍布上百家砂石厂和采矿场,生态环境遭受重创。从2010年起,银川开始对贺兰山东麓(银川段)的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系统修复治理。
镇北堡矿区位于北纬38度葡萄最佳种植带,非常适合发展葡萄酒产业。因此,银川将镇北堡矿区的生态保护修复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相结合,先后投资近20亿元,同步推进葡萄酒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通过实施矿山修复、沟道防洪、绿化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建成由葡萄园和防风林带组成的绿色长廊。治理后,矿区绿意盎然,部分葡萄园还增设了拦蓄功能,形成了“园成方、林成网”的生态格局,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从采砂、造林、修复到发展特色产业,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此外,我区与转型成功的酒庄联动,利用区域内的旧采石场和遗留采坑开展生态修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打造文旅产业。如今,以镇北堡为核心的生态文旅廊道已初具规模,葡萄酒、旅游、文化、餐饮、民宿、研学等“生态+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多家酒庄被评为4A旅游景区。同时,我区探索形成了“政府+企业”联合治理的新模式,建立了政府、社会、企业、金融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机制。贺兰山东麓打通“生态治理+文化旅游”的新通道,在曾经的镇北堡矿区上建设20多家酒庄和12家特色民宿,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为周边农户提供了近13万个就业岗位,当地农民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来自葡萄酒产业。
责任编辑:晓丽
本文关键词:采砂 生态修复 砂石资源
- 广西发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成效评估技术规范》...(2025-07-02)
- 南昌推动河道采砂管理水上交通协同治理(2025-07-01)
- 哈尔滨银行落地黑龙江省首笔商业银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2025-07-01)
- 程新:让工业固废变身铺路绿材(2025-06-30)
- 总投资119亿!安徽年产6000万吨骨料项目迈入投产前关键阶段...(2025-06-27)
- 国务院印发“建筑垃圾”治理新政,开启千亿级绿色产业蓝海...(2025-06-27)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释放信号”,砂石行业变革就...(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