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可推算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吨至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但是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方式非常简单,主要是暂存堆放和填埋处置。来自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资料显示,青岛仅市区的建筑垃圾产量每年就高达1000万吨,其中70%用来填海,10%采用填埋方式解决。
生活垃圾正在被分类再利用,而且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那么建筑垃圾是否也可以“变废为宝”?近日,新华社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了解到这并不是幻想,并且目睹了“点石成金”的场景。
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曾是青岛市的一个建筑垃圾填埋场。记者在一条生产线旁看到,一台推土机将分拣好的建筑垃圾推到给料机中,喂料机上面有滤网,大块的石头被隔离在上面送入破碎机中。经过分类处理后建筑垃圾通过履带被送往振动筛,履带上方固定有一块吸铁石,垃圾中的铁丝、螺丝等全部被清理出来。进入振动筛后,细沙通过下面的一条履带送出,石子则被送往上面一层的履带,冲洗之后就是可替代石子等天然建筑材料的细骨料。
“目前公司有三条生产线,年可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已经生产达标的建筑材料产品有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再生粗、细骨料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说,“公司现在还在进行生产设备的调式,待新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将达到200万吨。”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处长侯方正介绍,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工艺并不复杂,目前青岛市共有四家公司从事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为10%,今年计划达到20%,明年预计能达到60%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