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手续办的这么快,还只用交2份材料,这效率值得点赞!”日前,温州市民马先生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审批窗口只用了1小时的时间,就拿到了建筑泥浆处置核准运输延续的审批件,这让他赞不绝口。

原来,平时工地上的建筑垃圾需要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审批核准后才能运输。马先生是瓯海区瞿溪镇镇区、郭溪镇西片C7地块工程运输处置单位负责人,最近,工地的建筑泥浆处置核准运输时间即将到期,按照以往的情况,他需要带上12份审批材料,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审批窗口办理延续运输时间的手续,一般至少要花掉4天。可这次,当他带着材料来到审批窗口时,他惊讶地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太一样:工作人员只抽走了《城市建筑泥浆处置变更(延续)核准申请表》和授权委托书2份材料,并且当天他就拿到了审批件。
审批的提速,得益于今年3月温州启动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事项“最小颗粒化”改革。按照省里“八统一”要求,以前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审批事项,没有细分初报、延期、变更,都要递交12份材料,逐级逐项审批需要经过6个环节,最多要20个工作日。
为破解审批材料多、时间长的难题,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首先将审批事项进行细化,将其分为泥浆、渣土两大类,每项再细分初报、变更、延续三种情况。该局还依托市大数据平台共享数据、审批资料系统备案等,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内二级数据仓,实现审批均减申请材料5至10项。
以马先生的审批为例,他初报建筑泥浆处置核准运输时,相关信息就已经录入数据仓,因而这一次他再来申请延期时,工作人员可以从数据仓调取资料,他只用提交2份材料就可以。
流程的细化提速,数据的流通,不仅缩减了审批材料,还大大缩短了审批办证时间,原先的20个工作日缩减至8个工作日,实际办理时间为1至4个工作日,对申请核准项目在信用良好、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现场勘查环节,超过60%的处置核准事项实现由6环节缩减至3环节办结,较浙江省“八统一”标准化规定时限提速6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