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峰水泥(000672.SZ)在2024年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其砂石骨料业务正加速战略布局,目标年总产能提升至4000万吨,并依托超9亿吨的充足矿山资源储备与区域协同优势,在行业需求收缩、价格下行的背景下,通过成本控制与产业链延伸实现逆势增长。公司预计中期骨料毛利率将回落至50%左右,但凭借精细化管理与新能源赋能,仍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产能扩张与区域布局:资源禀赋构筑竞争壁垒
上峰水泥砂石骨料业务以 “产业链延伸翼” 为定位,依托各生产基地储备的优质资源,计划将骨料年总产能从当前水平提升至4000万吨。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公司在华东、西北、西南三大区域的资源布局优势:
华东区域:依托长三角经济圈基建需求,公司在浙江、安徽等地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已建成多条骨料生产线,2024年上半年完成都匀上峰500万吨骨料项目前期筹备。
西北区域:宁夏、新疆基地凭借低成本矿山资源和错峰生产政策,成为公司骨料业务的高毛利区域,新疆基地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位居三大区域之首。
西南区域:贵州、广西基地虽受周边产能释放影响短期承压,但凭借设备工艺优势和资源储备,未来将成为产能增长的重要引擎。
公司表示,骨料业务的增量将根据市场形势稳步推进,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这一策略与行业整体趋势形成对比,2024年全国砂石需求下降,但新出让采矿权产能大量释放,供需失衡加剧价格竞争。
毛利率下行压力:行业洗牌中的成本控制之道
尽管骨料业务曾被视为水泥行业新的“增长极”,但2024年行业毛利率持续下滑,高毛利区域降幅显著。上峰水泥预计中期骨料毛利率将从峰值回落至50%左右,回归常规水平。这一趋势与行业整体数据吻合。
为应对毛利率压力,上峰水泥采取多重措施:
精细化成本管控:2024年建材主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5%,通过原料替代、燃料替代等技术应用,计划2025年实现熟料成本下降5元/ 吨、水泥成本下降3元 / 吨。
新能源布局降本:2024年上半年新投运3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737万度,储能放电45万度,降低电力成本的同时减少碳排放6075吨。
区域协同优化:西北区域通过销量提升与成本下降实现毛利率领先,西南区域依托错峰生产政策逐步改善盈利。
行业变局中的战略突围:从“一主两翼”到“三驾马车”
面对砂石行业 “内卷式” 竞争与需求收缩,上峰水泥提出 “三驾马车” 战略,将骨料业务纳入新质材料产业链培育体系:
主业赋能: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智慧物流等业务,提升骨料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
股权投资: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计划到2030年实现30亿元投资规模,为骨料业务提供技术与资本支持。
绿色转型: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探索碳资产管理与 “光储充碳” 系统应用,目标成为智慧能源集成领军企业。
上峰水泥的砂石骨料业务正处于“规模扩张” 与 “效益优化”的平衡期。尽管行业面临毛利率下行与产能过剩挑战,但其通过资源禀赋、成本控制与战略转型,有望在洗牌中巩固领先地位。随着 “三驾马车” 战略落地,公司或将在新质材料领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为传统建材企业转型提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