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
◆ 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 精准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避免出现所有涉气企业、不可中断工序全部临时关停等脱离实际的情况。
◆ 严禁为应付督察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措施,以及“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防止因某一企业违法行为或某一类生态环境问题,对全区域或全行业不加区分一律实施停产关闭。
◆ 重视并解决好企业对环境监管的合理诉求,坚决避免处置方式简单粗暴,坚决杜绝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和应对督察执法考核时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 在制定出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时,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意见》,利用较大篇幅强调要重视环保督察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体现了中央部门对部门地方政府“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懒政、不作为、乱作为做法的“深恶痛绝”。尤其是,生态环境部要求制定相关文件时充分听取企业和协会意见。近期,响应生态环境部号召,为砂石骨料行业相关政策标准文件建言献策,充分反映砂石企业诉求。

《意见》还要求——
◆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引导产业布局优化。
◆ 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在标准实施中,为企业治污设施改造升级预留必要时间,提高政策可预期性。
◆ 引导企业以“厂区开放日”等方式,邀请周边居民参与企业生态环境守法的监督工作,增进企业与周边居民的对话和理解,创造良好的守法环境。
近年来,中国砂石协会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做了诸多工作:
◆ 引导产业布局优化方面。2016年2月,中国砂石协会建议国家发改委、北京市政府等,根据各地市场用量,对可开采的石矿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
◆ 增进企业与周边居民的对话和理解方面。2011年,中国砂石协会提出《资源 环保 安全 和谐》,尤其是“和谐”。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对砂石容忍度极低,片面的认为:砂石开采、加工就是污染环境。殊不知,砂石企业生产不产生化学变化,只是物理性的将石料破碎、筛分、整形等,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水、噪音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砂石骨料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原材料,砂石骨料产业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意见》要求严禁为应付督察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措施,以及“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意义重大!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意见》要求,充分了解砂石行业,理解砂石骨料对我国基建“补短板”的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