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上旬,根据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部署安排,4个省生态环保督察组分别进驻景德镇市、新余市、赣州市和抚州市,开展第二轮第三批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日前,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向社会通报此次督察发现的8起突出典型案例,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等类型,以案为鉴、以案促改。
在通报的8个典型案例中,有2起属于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案例,涉及非法采砂问题。

非法开采致生态遭毁坏
督察发现:
一、桃江全南信丰接壤段盗采砂石致岸线坍塌,大量砂场非法侵占桃江河道岸线。其中,在桃江该段,共有8家砂场长期非法侵占桃江河道岸线,堆存大量砂石,侵占基本农田、耕地、林地,采砂船以河道清淤之名非法采砂,河堤岸线遭到破坏。2022年1月至4月,全南县发投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在未取得环评批复的情况下,在社迳乡江口村河段,以河道清淤名义采砂2万余立方米。由于非法无序开采,导致该河道部分岸线坍塌,护堤树木因岸线坍塌淹没枯死。卫星图片对比显示,河中小沙洲几乎消失,生态破坏严重。


二、乐平市存在矿山开采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该市历史遗留的非法开采点多达86处,涉及土地面积1200余亩,督察发现,目前仍有650余亩未完成生态修复治理。其中,上冲坞区域山体开挖形成的大小光秃“斑块”几十个,生态破坏严重。督察组前期暗访还发现,罗家砒采石场呈“一面墙”式开采,洎阳采石场废石沿边坡随意倾倒,毁坏周边林木。到本次督察进驻前期,仍有非法开采现象,多处采掘机械作业、卡车外运,现场堆有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此外,督察还发现,该市砂石加工领域治理不力,未批先建问题突出。2022年,全市机制砂企业共113家,均未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上述案例主要反映3大问题。”省生态环保督察办指出:一是个别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力;二是对待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敢动真碰硬,解决力度不够,使得一些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三是长效监管机制不健全,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作不顺畅,未能形成监管合力,甚至存在盲区和缺位现象。
据悉,目前,相关属地党委、政府正积极推进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紧盯不放、一抓到底,采取盯办、调度、督办等措施,督促指导地方彻底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省生态环保督察办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