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电八局旗下尼洋河砂石项目经过不懈努力于2023年7月27日成功实现了日对外供应成品砂石骨料4219吨,共计装车114车,创造了开工以来日对外供应成品料最高峰。
据了解,水电八局尼洋河砂石项目于2021年3月正式全线投产运营。该项目从始建到全线投产、稳产运行仅用时3个月。砂石加工场料源为尼洋河河滩料和本标段色季拉山隧道出口段洞渣料,彼时设计处理能力为200吨/小时,成品生产能力160t/h,生产三种粗骨料和细骨料,砂石骨料生产总量约180万吨。

图源:水电八局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时在设备选型及成品料仓选择方面不仅做到高效节能还做到绿色创新。
“新工艺”
湿法生产 高效节能
尼洋河砂石加工系统各车间均采用整体厂房封闭形式,为保证成品骨料的质量,使用“两段式破碎”+“棒磨机制砂”的湿法生产工艺,确保了成品料含泥量、粗骨料超逊径、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各项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


其中,在制砂车间引进了顺达重矿研制的JPS精品制砂机。该产品节能环保、高效稳定,是当时矿石最硬、进料粒度最大,应用环境海拔最高,产量最大的棒磨制砂机,细度模数稳定动态可调,制砂能力较传统制砂设备提高数倍,高效节能。
在方案定制上,高海拔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容易造成发动机过热,启动困难,减少机器的使用寿命,机器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顺达重矿集团针对以上问题,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保证设备在高海拔环境也可正常、稳定运行。
“新设备”
绿色环保 经济美观
尼洋河砂石项目在粗碎车间、中碎车间、筛分车间均采用集约化布置,骨料需分别经过初破、循环整形、级配调整等工艺,进入到筛分车间。筛分车间采用新型的环保筛,辅以喷淋湿法工艺,确保了生产骨料级配的连续性和粒形的圆润、美观。

在成品料仓选择上,水电八局采用了中建北域提供的气膜结构料仓,在砂石行业属于首次,相比金结安装更高效、经济,外观更加美观。双方团队克服高原极端气候,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奋战,2021年初,川藏尼洋河成品料仓气膜项目安装、调试工作圆满完成。
随着此次尼洋河砂石项目日对外供应成品砂石骨料产能创新高,水电八局表示,未来,尼洋河项目将继续坚持科学管理、精益求精的原则,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尼洋河砂石项目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