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高温热害及其治理常年来都是国内外采矿界公认的科技难题。
日前,湖南省内首个井下降温系统在湖南省煤业集团湘永矿业有限公司(下称“湘煤集团湘永矿业”)铜角湾煤矿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从湘永矿业了解到,该系统试运行结果显示,空冷器出口处温度下降到了15.8°,相对湿度下降到了60%;工作面风筒出口处温度下降到了25.8°,相对湿度下降到了58%,降温效果十分显著。
这对改善煤矿工人矿下作业环境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据了解,我国煤矿35%的采掘工作面风流温度超过30℃。国务院于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为劳动者职业健康提供必要保障,矿井热害难题亟待解决。
过去,矿井通风不仅为井下工人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 且可以冲淡井下有害气体浓度。降低井下温度,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对于高温矿井,只靠矿井通风不能解决高温热害。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温矿井数量不断增加,矿井热害十分突出。根据煤炭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资料显示,在预测的煤炭资源总储量中73.2%的储量埋深在1000m以下,预测围岩温度39~45℃,处于二级热害区。
湘永矿业通风部部长马建云告诉国资潇湘融媒,井下降温系统将热流直接引入矿井回风流中,避免矿井热源对风流的直接加热,从而达到矿井降温的目的。
铜角湾煤矿是湘煤集团的骨干矿井之一,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为低瓦斯矿井。为了消除热害对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2023年初,湘永矿业携手湖南科技大学,共同对铜角湾煤矿井下局部降温技术进行攻关,投入110多万元在铜角湾煤矿-550南六石门建成了省内首个井下降温系统。湘永矿业相关人员向国资潇湘融媒表示,随着井下降温系统的投用,铜角湾煤矿季节性热害有望得到根本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