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护航大国工程丨一泓清水润荆楚》文章。据悉,引江补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国之大者”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紧盯引江补汉工程关键环节开展精准监督,用好协同监督机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保障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推动国家水网“主骨架”更加坚实。
该工程静态总投资551.58亿元,设计施工总工期9年,全程采用隧洞输水。工程牵涉面广、复杂度高,涉及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给监督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对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落实情况加强协同监督”,这是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纪检监察机关保障引江补汉工程有序推进的实践举措。

4月23日,湖北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会同襄阳市纪委监委、保康县纪委监委、江汉水网公司纪委等,一同前往保康县张家山石料场开展协同监督。砂石骨料生产是保证引江补汉工程质量、进度的关键因素,但是石料场采矿权审批涉及省市县三个层级、多个部门,加之政策衔接复杂,采矿权审批的进度被拖慢,暴露了责任落实的薄弱点。
通过协同监督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现场压实省自然资源厅、市县两级采矿权审批部门的责任,督促履职尽责、理清问题堵点,最终形成了解决方案,顺利推进了张家山石料场采矿权的审批工作。2025年前后,张家山砂石加工系统单线已顺利投产。
据介绍,引江补汉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沿线由南向北依次穿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襄阳市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两大“国之重器”隔空“牵手”,对完善我国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