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地质援疆工作启动大会上获悉,近年来,在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成18处大型资源基地,乌鲁木齐市柴窝堡凹陷北缘等地实现本土技术力量推动油气调查历史性突破,形成锂、金、钛铁、锑、萤石等一批资源储量规模达到超大型的重大找矿成果,阿勒泰、巴音郭楞等地新发现4N8级高纯石英矿,阿克苏地区新发现超大型锆铪矿。
新疆地处中亚造山带核心部位,地跨世界古亚洲和特提斯两大成矿域,属世界能源矿产重要富集区、超大型金属矿集中区。
当前,新疆积极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等资源和产业在全国经济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2022~2024年,新疆分别出让矿业权146个、227个和558个,出让收益分别为144.6亿元、232.6亿元和290亿元。
财政投入方面,新疆积极构建政府、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财政找矿投入由2023年的1.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亿元、2025年的9.17亿元,拉动各类社会主体投入323.5亿元;扩大地质勘查项目招标范围,2024年、2025年新疆财政出资的263个地质勘查项目面向全国招标,参与找矿的单位、人员数量由2022年的74家、0.6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286家、1.5万人。
政策支持方面,新疆出台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和国有资金出资的风险勘探投资基金,可自筹资金开展战略性矿产调查,出让后除返还实际调查投入资金外,还可给予成交价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偿,为矿山企业在新疆找矿开辟了新路径。
野外保障方面,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帮助下,新疆建立了“1+5+N”三级野外综合保障体系,包括乌鲁木齐一级野外综合保障基地,喀什、和田等5个二级野外保障工作站,若干个三级集装箱式野外营地,可为野外地质工作者提供专业保障。目前,乌鲁木齐基地、喀什工作站、大红柳滩营地已投入使用。
“我们将为各兄弟省市提供优质的保障服务,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每个矿产资源项目快速推进、优势迅速转化,通过认真落实好地质援疆各项重点工作,争取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实现新的更大找矿突破,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贡献力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