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材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5年,从一季度的情况看,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就是水泥行业的共识越来越一致。大家觉得首先从近期要控制住产量,对价格有一个理性的回归。从价格上看,比去年同期每吨还能够涨三十几块钱,这样为今年整个水泥行业取得一个好收成开了一个好头。”

水泥行业量减价升 加速高质量发展
据悉,今年一季度,我国水泥行业产能收缩明显,价格逐渐回升,为今年全行业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开局。近年来,面对新环境,水泥行业大力推动节能降耗、绿色转型,目前已初见成效。眼下在水泥行业的发展中,节能减排成为行业公认的关键指标。减少排放、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经历转型阵痛的同时,我国水泥产业在降低排放总量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3.31亿吨,同比下降1.4%。与会专家表示,通过供给端精准调控,减少供应量,可以有效稳定市场。市场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为397元/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元/吨,涨幅为9.3%,行业整体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提升行业集中度 助力水泥产业健康发展
水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水泥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加快低效过剩产能退出,优化产能结构,将是推动我国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成熟的水泥产业,它的前几大龙头企业在行业中的集中度都会占到80%左右,而我国目前还不到60%。所以从行业整合来说,通过兼并重组、市场淘汰等方式,提高行业集中度,是我国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
周育先表示,2015年,我国的水泥企业有530余家,到了2024年剩下了418家。前十大的水泥企业,行业的集中度比2015年的时候提高了4个百分点,从原来54%左右提高到现在58%,跟国外的发达国家比还有比较大的空间。

眼下在水泥行业的发展中,节能减排成为行业公认的关键指标。减少排放、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经历转型阵痛的同时,我国水泥产业在降低排放总量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另外,中国的水泥可以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去提供水泥投资以及水泥厂。到2024年底为止,我国在21个国家建成了有46条水泥的生产线,一年的水泥产能9800多万吨,今年一定会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