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黄金展位 -   企业注册   个人注册
中国振动机械行业第一网络媒体
在线咨询网站客服
我要搜索:
热门搜索: 振动筛 谷物清选机 破碎机 旋振筛 直线筛 筛网
超声波振动筛 振动电机 振动给料机 输送机 粉碎机 提升机
本站首页 | 我要采购 | 我要销售 | 电子样本 | 品牌企业 | 企业招聘 | 振动机械书籍 | 行业人物 | 市场分析 | 行业设备 | 政策法规 | 企业新闻 | 振动机械 | RSS订阅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热门:2021中国(郑州)国际砂石及尾矿与建筑固废处理技术展览会
 

让我国模具业成为工业的“效益放大器”

2008-08-04 来源: 河南旗舰机械有限公司
      出过国的人都会有一种体会,就是国外的产品比较精美,特别是日本、德国的产品,大到机械、小到文具,都给人一种精美绝伦的感觉,好像是一件件做工精湛的工艺品,这..

 

    出过国的人都会有一种体会,就是国外的产品比较精美,特别是日本、德国的产品,大到机械、小到文具,都给人一种精美绝伦的感觉,好像是一件件做工精湛的工艺品,这就是模具的功劳。我们要想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没有先进的模具工业是不行的。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东西要学。首要的一条是要重视模具行业的发展,不但要有先进的技术,更要重视模具行业的商品化,让模具行业从企业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兴行业。

    “百业之母”发展迅速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猛。1996至2001年间,我国模具工业的产值年平均增长14%左右。目前,全国共有模具生产厂点1.7万个,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01年全国模具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人民币,我国模具年产值已位居世界第四。

    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已能生产部分新型轿车的覆盖件模具。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的覆盖面,已从电机、电器铁芯片模具,扩展到接插件、电子枪零件、空调器散热片等家电零件模具。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电视的塑壳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模具。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等。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方面,国内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及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其他类型的模具,例如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铝合金和塑料门窗异型材挤出模等,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可替代进口模具。

    最大的模具进口国

    但是,我国模具工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市场的满足率仅在70%左右,

    我国大部分模具是企业自产自用,真正作为商品流通的模具仅占1/3。所产模具基本上以中低档为主,一些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的高档模具,在技术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能力也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近五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进口模具8.14亿美元,2001年进口模具11.12亿美元(出口模具仅1.88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随进口设备和生产线作为附件带来的模具。根据海关统计,近几年进出口相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模具进口国。

    我国模具产品的结构很不合理。我国模具产品结构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4%,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0%;发达国家对发展塑料模普遍比较重视,塑料模所占比例一般在40%左右;大型、精密、长寿命模具所占比例为50%以上,而我国仅为25%左右;我国主要模具生产能力集中在各主机厂的模具分厂(或车间)内,所产模具商品化率很低,模具自产自比例高达60%-70%,而国外70%以上是商品模具;即使是专业模具厂,我国也大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国外则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俱佳。

    国内外模具的质量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开发能力和经济效益仍有差距。发达国家一个模具职工平均创造产值15万-20万美元,我国只有4万-5万元人民币。国外企业大都有一定利润,而我国模具企业大多是微利甚至亏损。

    需求巨大前景广阔

    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陆制造工业对模具的市场需求量约为400亿元,今后几年仍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需求的增长还将远远超过每年10%的增幅。

    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需求将占国内模具市场的一半左右。预计到2005年汽车年产量将达320万辆,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这将需要各种塑料制件36万吨,而目前的生产能力仅为20多万吨,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在国内的市场也很大。目前,我国彩电年产量已超过3200万台,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产量均超过了1000万台。“十五”期间家电市场预计年增辐将超过10%,家电行业的发展对模具的需求量将会很大。

    其他发展较快的行业,如电子、通讯和建筑材料等行业对模具的需求,都将对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近几年,世界模具市场总量一直保持在600亿-650亿美元之间。美、日、法、瑞等国每年出口模具约占其本国模具总产值的1/3,我国模具的出口量还不到总产值的5%,我国模具出口可以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

    根据国内和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模具经过行业结构调整后,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是模具日趋大型化;二是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三是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四是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五是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有较大发展;六是模具标准化和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七是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八是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九是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十是模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这也是产品结构调整所导致的模具市场未来走势的变化。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中国振动机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点击查看)
 ”更多相关资讯
 · 让我国模具业成为工业的“效益放大器” (2008-08-04)

产品 贸易 企业 资讯 技术 展会  
产品搜索:
热矿筛 旋振筛 脱水筛 圆振动筛
直线振动筛 气流筛分机 高效重型筛 200拍击筛
螺旋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 振动输送机 链式输送机
振动给料机 复式给料机 双轴搅拌机 振动料斗
振动给煤机 旋振磨 振动磨 涡轮式粉碎机
振动提升机 斗式提升机 垂直提升机 立式振动电机
最新推荐新闻
年固废综合利用量达10万吨!攀枝花西区这个项目一...
新疆立法推进解决矿产资源“圈而不探”问题...
安徽严厉打击煤矿隐蔽工作面进行生产的违法违规行...
加速港口建设!淮南或将成为安徽砂石市场重要物流...
广东省将为建筑垃圾跨区处置制定生态补偿标准...
投资近1.4亿 海螺水泥200万吨/年骨料线投产!...
8088万元!金徽股份成功竞得甘肃徽县洛坝铅锌矿南...
浙江一砂石国企逆势刷新高!
8月6日起正式实施!宁夏发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
陕西推行矿业权“阳光登记”
筛分通诚信企业推荐
  • 重型机械
  • 轻型机械
  • 电机配件
高服机械威猛振动四达振动
神宇机械万力振动北海矿山
河南万泰鑫鹰环保宇环机械
志远筛子王金特振动新乡威远
恒锦冶金中鑫机械朝阳振动
高服机械大汉振动筛天和振动筛
力天振动伟良摇摆筛重庆宏展
先臣机械三辰机械恒久振动
鑫达振动兴邦机械天惠通用
元升振动广建机械欧霖佳机械
盾牌筛网众鑫振动电机新乡振动电机
通达振动电机明电电气安泰筛网
金山网业金马矿机启航过滤
宏达振动惠宝振动电机宏达煤化设备
宝飞振动电机凡士通弹簧盾发筛网
一周资讯排行
云南华联锌铟多措并举创建绿色矿山...(05-29)
产气近40万立方米!宁夏煤层气勘查再传捷...(05-27)
“零”突破!浙江甬舟铁路首个绿色砂石料...(05-28)
中建七局三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05-27)
河砂总产量2400万吨,创造产值12亿元!看...(05-28)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山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05-28)
国内最大高纯钛金属锭在西昌出炉...(05-29)
新疆这支基金首批将投资38个矿产资源项目...(05-28)
13家矿山整合成2家,甘肃出让共2281万方砂...(05-29)
案例分享| 欧力卧龙:循环经济助力“双碳...(05-27)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服务项目 | 筛分通会员 | 广告合作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申请友情链接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0371-56727233  63673370 振动筛分交流群① 58519197(满)② 107250318(满) ③ 87177774(未满) ④ 35419702(未满)
© 2007- 中国振动机械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9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90850
客服邮箱: 本站法律顾问:河南光法律师事务所  
中国振动机械网客服:871792307 1321379918 技术:中国振动机械网技术支持:4973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