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来,本钢集团矿业矿产品厂就提出要把现有铁精矿资源“吃干榨尽”。围绕这一思路,他们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目标实现呢?带着问题,记者来到了该厂北部料场,寻找答案。
来到该厂北部料场,只见铲车开足马力,把料堆中的干返料投入筛分料斗中进行筛分,然后再把筛分好的干返料返回系统,供造球生产使用,处处一片繁忙的景象。看着大家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记者正想找人了解一下情况,一名职工走了过来。他摘下口罩,记者一眼就认出是锅炉班班长林学义。据他介绍,为了确保生产、筛分两不误,该厂要求各车间按月轮换抽调人员从事筛分作业,这个月轮到了他们。说完,他又连忙投入繁忙的筛分作业中。
此时,作业现场的该厂生产科科长助理张朕走了过来,就“吃干榨尽”工作的来龙去脉向记者娓娓道来。他指着那一堆干返料说:“这堆干返料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厂每年在设备定检前后就要产生部分升、降温球团,这些球团属半成品,无法直接进入下道工序,只能在此堆积;二是是在清扫设备管道时,收集的沉积灰;三是回转窑在运行一段周期后,不可避免地造成结圈料脱落,这些大块就是结圈料。日积月累,大约有1万多吨干返料堆积在这里。为了实现铁精矿资源‘吃干榨尽’的目标,在矿业公司支持下,我们厂内部调剂了一台闲置的破碎机,同时,组织各相关科室、车间集思广益,一齐动手,利用闲置电机和废旧物料自制振动筛,并对皮带进行改造。一条集破碎、筛分、传送为一体的小型物料回用生产线就这样形成了。”
正当记者追问回收干返料的意义时,张朕忙着干返料的回收工作不得不离开了。一会儿,该厂生产科科长宋占利巡视现场,恰好与记者相遇。他扳着手指向记者介绍:“这堆废弃的铁精矿一旦筛分回用,既能盘活资金,增加球团矿产量,还能腾出现有区域作为冬储煤场,可谓一举三得。”他又指着那些大块的回转窑结圈料说:“那些‘大块头’虽然不能用来造球,但是可以将其破碎成块矿,作为板材炼钢厂的降温材料。可以说,这些铁精矿资源一点儿也没浪费。”此外,该厂考虑到筛分作业性质,受天气情况制约较大,只允许白班和晴天作业,这样既可确保人身安全又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减轻各车间生产压力,按照计划,筛分作业预计10月末结束。到那时,该厂对铁精矿资源“吃干榨尽”的目标才算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