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大冶有色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1998年,大冶有色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对下属服务性的公司实行主辅分离,进行民营化改造。2003年独立法人企业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当时注册资本金不到3000万元。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拼搏和风雨锤炼,黄石大江集团已成为总资产过6亿元,2014年产值超过25亿元,预计2015年综合产值将达到28亿元的行业翘首。

图为大江集团先进的冶炼炉渣浮选设备——MQY4060球磨机
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到民营企业的华丽转身,背后是难以言尽的失落、迷茫和困惑。没有了国有企业的金饭碗,职工需要在市场找饭吃,搞不好就没有饭吃,很多职工还没有完成心理转变和市场适应,在“破与立”之间迷茫和徘徊。经历短暂阵痛之后,大江集团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以大冶有色为依托,以大冶有色的废气、废渣、废液的回收利用作为主攻目标,发展循环经济,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既符合国家的产业转型发展规划,也能有效解决大冶有色的“三废”问题,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特别是近五年来,大江集团在循环经济领域持续发力,上项目、扩产能,逐步做大做强,使黄石大江集团成为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
经锤炼而成 为开拓而生——
优秀企业文化是发展的源动力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基因。黄石大江集团是大冶有色的下属单位和关联企业,大冶有色“经锤炼而成,为开拓而生”的大江文化深深植根于大江集团每一个员工的精神土壤之中,深深地影响着大江集团每一个员工。大江集团虽然从大冶有色独立出来达十多年之久,但仍然传承着大冶有色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沿用至今。大冶有色企业文化中“责任、忠诚、学习、进取”的核心价值观依然是引领大江集团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源动力。
传承优秀企业文化,结合大江集团实际不断创新是大江集团企业文化的一大亮点。“从大江集团核心经营理念的变化就可看出特色和内涵,集体领导、合法经营、尊重科学、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公平公正、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大江集团核心经营理念的确立到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职业遵守,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迷茫乃至惨痛教训的,刻骨铭心。”黄石大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谌宏海如是说。
采访中,谌宏海还详细阐释了这些核心经营理念丰富的内涵和难以忘却的伤痛。他说为什么要强调“集体领导”?就是要改变过去集团决策“一言堂”的局面,形成集团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智慧,避免由于决策失误给集团造成重大损失。“合法经营”就是遵纪守法、照章纳税,集团每一项经营活动必须做到合法合规,法有禁不可为,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合规合矩,敬畏法律,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彻底改变民营企业的社会形象。
谈到“尊重科学”,谌宏海感触颇深。大江集团成立之初,热衷于盲目上项目扩大产能,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项目论证,很多项目无疾而终,损失惨重,教训深刻。“尊重科学”就是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经济规律,新上项目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不打没有把握之仗,规避投资风险。“规范管理”就是虽然是民营企业,但要长远发展必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实现长效管理,企业管理规范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才能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
对于“改革创新”。谌宏海笑谈这个经营理念最好理解,市场瞬息万变,如果还是在抱残守缺或墨守成规,不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上改革,不在技术改造、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上进行改革创新,企业就没有任何竞争和比较优势,这样企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公平公正”是对于所有员工而言,就是要保证每一个员工有一个相对公平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平公正地享受大江集团发展的成果和红利。这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企业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
“只有解决了企业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企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谌宏海说,这就好比一个数学题,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数字,独立数字之间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核心经营理念每一个要素之间都是互相依存、互相支持的,缺一不可,更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共同推动企业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企业党建促文化建设在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岗位生根发芽。大江集团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将党组织活动寓于“四好”班子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服务承诺”等形式多样、效果实在的活动之中,使党建工作在基层各个单位结合实际,生动活泼,富有特色,效果突出。集团各级党组织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先后开展了“求生存、找市场、保饭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民营改制,我们怎么办?”、“怎样建立民营企业机制”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确保了集团民营改制的顺利实施和集团大局的和谐稳定。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和效能监察活动,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开展星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促进大江集团两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
大江集团企业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发展为了职工,一切发展依靠职工”。为此,大江集团将“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写在集团不断发展的大旗上,让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首创精神始终成为这面大旗上永恒的主题。大江集团每年按期完成董事会确定的经营目标,员工收益得到保障,确保了员工每年新增工资与有色集团公司职工同步增长。大江集团建立了扶贫救困基金,对特困户定期定额予以救济,对一般困难户逢年过节上门慰问,发放补助金和节日物资,对生病住院员工进行看望慰问,对员工考上大学的子女发放800-1000元奖学金。
在基本解决员工就业的同时,大江集团克服困难,加大投入,注重改善员工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加强员工劳动保护,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大江集团还为员工办理了各类保险,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坚持为特殊工种员工安排体检及疗休养。努力做好残疾人的安置就业和为残疾人服务工作,大江集团形成了“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残疾员工与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受到上级组织和残疾员工家属的高度肯定。集团工会大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举办各种文体活动,部分文艺节目在省、市比赛中获奖。
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下,大江集团员工努力践行“责任、忠诚、学习、进取”核心价值观,形成了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变废为宝 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是快速发展的引擎
刚刚成立之初的大江集团有一半以上是不良资产,没有主导产业,更无“拳头产品”,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单位四分五裂、资产破铜烂铁”,“员工群情激奋、领导焦头烂额”。在这种困境下,企业的生存问题、员工的生存问题成为困扰集团管理层的首要问题。
大江集团出路在哪里?主攻方向又在哪里?在经过反复的市场分析后,集团管理层决定以大冶有色集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液”作为主攻方向,为大冶有色配套服务,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物回收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大江集团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十多年来,大江集团先后投入循环经济和新项目开发资金3亿多元,先后建成了110万吨铜冶炼炉渣选铜生产线、3万吨烟灰综合利用生产线、5000吨电积铜扩容,形成年可处理110万吨铜冶炼炉渣、3万吨铜冶炼烟灰、电解废液20万方,年综合回收2万吨(含铜)铜精矿、5000吨电解铅、3000吨电积铜、300吨粗铋(含铋)、6吨铟锭的生产能力。在资本运作上迈出了新步伐,已与大冶有色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大冶有色金生铜业公司,促进了再生金属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大江集团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废液、烟道灰等“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本着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理念,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推力,以“三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冶炼“三废”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集团依托大专院校,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先后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国内第一家铜冶炼炉渣无尾砂坝选矿厂、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综合回收最全的烟灰综合回收系统和电解废液净化回收系统。集团拥有19项国家专利,2010年《含铜炉渣晶相调控清洁浮选新技术及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低品位诺兰达炉铜渣分步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蜂窝型导电玻璃钢电除雾器获得“第十二届发明展览会优秀产品金奖”、《大冶诺兰达炉渣选矿厂工程》和《大冶诺兰达炉渣选矿厂工程选矿工艺和环境工程设计》分别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颁发的200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大江集团总资产达6.20亿元,净资产2.26亿元,2014年营业收入达25.65亿元,实现利润1406万元,上缴税金3149万元,纳税总额在黄石市民营企业中排名位居前列。集团能源总消耗量12248吨标煤,工业总产值90247.5万元,万元产值能耗0.142吨标煤/万元,较2013年万元产值能耗0.143吨标煤/万元有明显下降,节约90.2吨标煤。
大江集团秉承“责任、忠诚、学习、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坚持“集体领导、合法经营、尊重科学、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公平公正”的核心经营理念,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大江集团在黄石市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都获得AA+信用等级,连续多年获省、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2003年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2005年取得《湖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同年底获黄石市“十佳和谐企业”和“十佳环境友好企业”称号;“20万吨渣选项目”被推荐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连续8年被黄石市政府授予环境保护先进单位;2010年被列入湖北省重点行业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011年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110万吨铜冶炼炉渣选矿资源综合利用扩建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2013年集团荣获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和湖北省民营经济十大杰出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2015年获“湖北省重点产业创新团队”称号。
循环经济主要项目情况简介
1.110万吨铜冶炼炉渣资源综合利用扩建项目
以铜冶炼炉渣为原料,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能改造,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新增各类设备仪器36台(套),项目总投资11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67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铜冶炼炉渣110万吨,年产铜精矿6万吨(其中铜金属量1.5万吨、黄金0.5吨、白银5吨),40万吨铁精矿砂,10万吨选煤用重介质,54万吨水泥生料原料。项目投产后可新增加350人就业,年增加销售收入26400万元,新增利润3432万元,新增税金1130万元。
2.多金属湿法分离梯级回收项目
该项目主要回收铜、铅、锌、铟、碲、铋、镍、钴等多种稀散有价金属,项目生产所需原料一部分为冶炼企业收尘烟灰经烟化挥发产生的次氧化锌,生产工艺采用株洲冶炼厂湿法分离技术,主要生产锌锭、铟锭、粗碲,副产品含铅酸浸渣、镍钴渣;一部分为铜冶炼企业的电收尘烟灰,生产工艺采用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铜转炉烟灰矿渣成团冶炼铅的新工艺及其成团配方》,主要生产工艺为:烟灰水洗浸出—净化除杂—蒸发浓缩生产硫酸锌、副产铜渣经萃取生产五水硫酸铜(也可生产电积铜)、含铅酸浸渣经脱水干燥制团—竖炉熔炼(侧吹)生产铅铋合金、铅铋合金—电解—精炼生产电解铅、精铋、粗锡。该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3798万元,项目投产后可实现新增就业人员108名,新增销售收入22128万元,新增利税总额1450万元。
3.3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800万元(其中环保整改2260万元)。主要技改内容为:(1)新建炼铜烟灰管道输送系统。(2)新建制团系统。(3)改建4.8m2侧吹炉,新建1.2m2竖炉。(4)新建收尘、脱硫系统。(5)、新建水处理系统。(6)完善厂房封闭及危废存储系统及相关辅助工程等。预计达产后可实现新增1个亿销售收入。
全面预算精益化——
长效管理机制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改革人事制度,释放生产活力。企业改制后,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大江集团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活生产力第一要素。此外,还进行了内部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根据部分单位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市场经济形势,实行内部资产重组,给集团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改革干部聘用方式,完善干部竞争机制,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在分配制度方面,改变单一的分配模式,形成按劳分配和按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格局,逐步完善了工资能高能低、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约束机制。经过多方面的改革探索,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江集团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按照各自的分工履行职责,确保了集团生产经营及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这种新的内部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经营层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成效明显。建立和完善了出资人代表会制度、股东会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组建了出资人代表理事会,进一步健全了由出资人代表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大江集团坚持每月的经济承包考评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成本及各项费用,严格承包考核,实施奖惩兑现。近年来,两级经营者围绕生产经营抓管理、出效益,大江集团面貌一年一个样,年年上台阶,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通过开展5S精益管理、对标管理、TPM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进行企业管理升级,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实施全面预算和精益化管理。大江集团在建立健全、加强完善企业各项管理的同时,始终不忘以市场为导向、向市场要效益。坚持对下属各单位实行“以成本为中心”的经济承包,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精益化管理,率先推行党政工作百分制考核制度。对承包单位经营班子确定了六项考核指标,即完成目标利润、经济技术指标、安全环保、5S管理、党建工作目标和精神文明建设,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全年总分1200分,经营者按实际得分获取报酬。在承包指标中,还将降低可变成本费用纳入利润范畴进行考核,促使各单位不乱提工资,滥挤成本,确保员工工资。同时,对各单位金属回收率、产品能耗、成品率、产品合格率提出量化指标,逐月考核并与责任人收入挂钩,依据这些指标完成的好坏,实行重奖重罚。大江集团坚持每月的经济考评会和每季度的经济活动运行分析会,及时掌握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在考核上,加大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力度,严格考核兑现,对完成任务好的,该奖的奖;没有完成任务的,该罚的罚;对承包指标完成不好的,扣减分值,并对应扣减经营者的收益。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大江集团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注重安全环保责任制的落实,实现了安全环保指标“七为零”,环保指标达到上级标准,各项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大江集团年年超额完成董事会下达的经营任务。
走过风雨,大江集团同舟共济;搏击风浪,大江集团合力同心。回望大江,潮平海天阔,风正好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