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江流域及以南重要流域水域四个月的统一禁渔期制度开始实施,多地禁渔期严禁开采河砂。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建、工程项目集中开工,河砂需求量迅速攀升;加上供应的减少和严格的超载治理手段,长江中、下游河砂价格一路走高,导致河砂市场价格暴涨,至今仍让不少业内同仁感到心惊。
自2018年3月1日0时起,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闽江和海南省内陆水域等重要水域正式进入为期4个月的春季禁渔期。河砂价格是否还会急剧暴涨尚未可知。尤为严峻的是,今年起,黄河流域自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也将实行禁渔期制度。
在此前整理各省份采砂制度发现,多省份明确规定禁渔期内禁止采砂活动,今年是我国首次如此大范围统一执行禁渔期制度,禁渔、禁采范围比去年进一步扩大且执法极严:2月份有关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组织近千艘执法船艇、近万名执法人员在辖区内开展同步执法。
每年开春3-4月份工程项目大量开工,根据经验,砂石尤其是天然砂价格在此阶段将经历上涨过程,形成开年砂石价格的第一个高峰:以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到岸价为例,2016年4月5日龙吴路靠岸市场价格中砂价格约50元/吨,2017年3月13日粗砂报价达90元/吨,价格波动幅度逐年上升。
重庆市在禁渔期内抓获的采砂船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供应和质量稳定的机制砂在各地的普及程度不同,天然砂开采的减少对市场冲击的表现也将大相径庭,如在机制砂使用成熟的闽江流域,禁渔期禁止采砂对当地市场细骨料价格的推动或将较为微弱。
而在其他地区,洞庭湖周边为代表的湖南各地采砂活动大范围暂停、采砂规划待批,各地限量开采、打击非法采砂力度不断加大,机制砂产能和接受程度欠佳,今年3-4月份部分地区河砂价格上涨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至于能否超越去年“上天”的涨幅,仍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博弈,各地开工量、开工率、禁采力度、采砂规划是否合理等因素等都将成为价格天平两端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