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自2020年11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河道砂石资源专项整治,实现砂石资源“一条龙”治理,全天候管控。全市各级执法部门累计开展日常巡查、联合执法3136次,累计巡查暗访19420公里。整治期间共立案103起,其中行政立案100起(已结案50起,共罚没款111万元),刑事立案3起(据公安部门调查,案值超千万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5人,依法处罚施工企业12家(其中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3家),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发送检察建议书4份。处理案件量数倍于往年,涉案金额为前三年总和6倍以上。
“天地人”布网形成立体“智管”
一是借助卫星传感,迭代“天眼”高效捕捉。与航天五院开展专门场景合作,每月一次对全市水域进行卫星监管拍摄,并通过卫星图谱比对,及时掌握各地的水域变化情况,有效提升监管覆盖面。截止目前,已经形成比对图谱10张,为详细掌握我市砂石资源本底状况奠定基础。
二是广布监控探头,升级“地眼”精准智控。重点推进河道(水库)智能监管场景化应用建设,9县(市、区)累计完成河道采砂风险点监控安装787个,完成涉水工程砂石利用现场视频监控安装236个,遍布河道节点的视频探头形成了密集交织的监控网,提升了整治工作的时效性。仅今年以来,通过探头拍摄的视频已经发现非法采砂案件3起,锁定非法采砂证据2起。
三是优化河长制度,加强“人眼”有力监督。利用“丽水河湖长”巡河平台,将河道砂石资源管理工作列入全市2900多名河长的职责范围,通过“河长+”发现并查处非法采砂案件28起。同时,积极发动群众通过手机移动端建立“民间河长”监督举报机制,切实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整治行动当中。
市县乡联动打造生态“闭环”
全市9县(市、区)在第一时间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莲都、松阳等区县分别出台采砂整治工作方案。市级专班明确专人专职,针对乡镇河道问题高发河段开展“地毯式”的督查暗访。推动乡镇将涉水非法采砂行为纳入村两委换届选举考核内容,截止目前,因监管不力被提醒谈话、通报批评2人,1名村干部被取消继续参选两委资格,责令其退出村两委。
同时,立足维护河道生态系统平衡,科学评估河道砂石利用水平,在重拳处理违法案件处罚的同时,优化砂石采用科学审批,将河道砂石资源纳入水生态产品价值进行GEP相关指标核算,从生态系统服务口径,确保河道承载力和资源合理开发形成动态平衡和完整可持续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