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在会上提到,对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展倒查十年专项行动,明确既要查企业违法,也要挖腐败根源。
广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砂石资源也尤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4年底,广西共有各类砂石矿山915家,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此外,2024年广西地矿局全年找矿新增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超3000亿元,其中提交新增资源量白云岩1.36亿吨、熔剂用石灰岩3.2亿吨等等。
然而,历史上矿业长期无序开发叠加采矿遗留的尾矿库管理漏洞等因素,广西非法开采矿山问题较为突出。今年5月初,广西就公开通报了2025年第一批生态环境问题5个典型案例,发现一些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破坏生态,一些自然保护地内存在违法违规开发问题。此次十年倒查专项行动中,砂石矿山领域或是重点整治区域之一。

外界注意到,这是广西首次提到“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倒查十年专项行动”。此前在5月初,广西专门成立了“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而就在上周(5月16日),同时担任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自治区政府主席蓝天立,已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宣接受审查调查。
5月16日当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蓝天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辜负了党中央、辜负了广西人民,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广西的形象,破坏了广西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据相关媒体报道,蓝天立深耕广西政坛二十余年,其贪腐路径与广西涉重金属污染问题交织,引发中央对地方生态与政治生态的雷霆整顿。
以壮士断腕勇气彻底整改
坚决廓清三种错误认识
广西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8%,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在45种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矿藏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5种。
但是,由于历史上矿业长期无序发展,土壤环境历史欠账多,土壤及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在今年5月5日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陈刚就指出,“必须痛改前非,把问题找准,把需要整治的病灶找到位”。

此次会议上,陈刚强调,要以壮士断腕勇气彻底整改,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廓清三种错误认识:
错误认为我区涉重金属污染不是什么大问题;
错误认为涉重金属污染问题是我们这个阶段该发生的问题,很难解决、很难根治;
错误认为严肃查处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可能会得罪人、“拔出萝卜带出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同时,陈刚强调,严肃查处排查整治工作中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深挖严查涉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及背后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官商勾结、官员腐败、企业严重违法等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力。
对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倒查十年专项行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陈刚表示,要把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和工作履职不到位区分开来,把干部作风宽松软和官商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区分开来,把当前积极整改、减少风险隐患和现在依然不担当不作为、选择“躺平”的干部区分开来,精准问责、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