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湖北省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宜都市长江宜都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EOD项目(一期)——陆城综合物流园区码头工程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本次技术改造升级重点针对龙窝码头2#泊位、满胜贵码头1#泊位以及宏顺码头的1#、2#泊位实施提升改造,改造后4个散货泊位设计吞吐量为2000万吨/年。本次技改码头为二类河港,4个3000吨级泊位(满足5000吨级船舶停靠),输送介质为石灰岩及白云岩建筑骨料,吞吐量2000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2158万吨/年。

据悉,陆城综合物流园区码头主要解决张家冲和长阳县磨市镇的建筑骨料水运出口问题,其总设计吞吐量应与陆城综合物流运输廊道项目总运输量相匹配,满足每年2000万吨的运输需求,既保障矿区原料快速外销,也为区域基建材料供应提供稳定的物流支撑。
这一运输需求的背后,是两大优质矿区的资源禀赋作为支撑:宜都市张家冲矿区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近1.86亿吨,生产规模达900万吨/年,该矿权于2023年12月由湖北交投成功竞得,目前已取得安全设施设计批复并实现首采爆破;
另一重要来源是长阳县磨市镇新桥矿区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8687万吨,年产能500万吨,2024年9月由当地国企长阳城发中财荃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纳入开发版图。
两大矿区合计年产能1400万吨,为码头运输需求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也让“矿区-廊道-码头”的一体化物流链条具备了可持续运转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