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科技厅获悉,282项(人)获201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本年度获奖项目重视原始创新、强化集成创新、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获奖成果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药创制、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均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有力支撑了我省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25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完成的125项,占49.6%。其中,一、二等奖项目中,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高奖比重由2014年的40.8%提升到45%,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三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局面初步形成。获奖项目由两家及两家以上单位协同完成的项目140项,占50.9%。其中,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果占与外省合作项目的73.9%。
四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增多。275个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95件,平均每个项目有3.62件知识产权,比2014年增加了1.17件。
五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项目完成人中40岁以下的占47.2%,56岁以上的仅占6.3%,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复杂环境金属矿露天转地下充填开采与尾矿内排协同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矿业公司、中南大学
主要完成人:于勇、张永坤、南世卿等
该项目历经5年时间,首次实现了露天转地下铁矿高效充填回采并实现尾矿零排放,创新研发了全尾砂连续制浆、自动化控制技术方法和装备,对铁矿山全尾砂连续高效充填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露天与地下协同充填技术体系,解决了充填开采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专利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企业标准2项。实现效益6.69亿元,为我国建成了绿色矿业第一个充填示范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