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12月9日,我市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正式通过成果验收。
烟台是矿产资源大市,开采历史悠久,资源开发强度较大。矿产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烟台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市废弃露天矿山盘活利用问题,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汇报,获得省自然资源厅大力支持,决定以我市为试点开展废弃露天矿山专题性监测任务。接到任务后,我市争取财政支持,于2021年6月份组织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数据整合、外业航飞、三维建模、全景视图等手段进行调查。
此次试点工作丰富拓展了专题性监测的深度和广度。建立烟台市废弃矿山管理系统,将本次调查摸排的所有废弃采矿用地集中管理;通过无人机航飞对本次调查中最具典型代表的、可恢复利用率高的部分典型采矿用地进行三维立体建模,生成了分辨率极高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构建了一套废弃矿山复垦耕地潜力评价体系。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三区三线数据成果,遴选出11个与土地复垦相关的指标因子,并通过参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经多方验证,本套评价体系提高了废弃矿山的耕地复垦分析质量的准确度;通过各种分析技术手段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给予合理的修复建议。下一步,我市计划将废弃矿山调查监测工作常态化,通过每年的调查进行数据的更新,在系统中自动分析生成开发利用方向,并将已完成修复的矿山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