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持续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有效促进了“中华水塔”的保护工作。
青海省扎实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两年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19亿元,推进实施项目120个,已完成治理51个、面积3.06万亩。同时,积极助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完善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矿业权退出机制,推进自然保护区85宗退出矿业权收尾工作。制定发布两市六州4个砂石开采布局整合优化方案,全省砂石企业从238家减少到177家。制订《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发挥优秀地勘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省已建成各级绿色矿山150家,占生产矿山的60%。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统筹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今年,青海省将继续深入推进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综合整治成果,加快推进矿业权分类处置和砂石资源整合整治,努力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有序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矿业权退出及补偿,依法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分类处置,努力构建木里矿区景观生态廊道,打造高原高寒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