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九江市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要求,协调推进在“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开采经营、统一税费征收、统一联合执法、统一利益分配”的“五统一”采砂管理的基础上,又创新工作积极探索出适合九江采砂事业发展的新模式,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一、为采砂良性轨道运行,设置砂管屏障
一是依法依规确定采区和时限。坚决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规定精神,严格执行“五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船、定功率)要求,在全国率先实行在采区现场开具增值税发票并开展采砂项目环评,所有采区规划设置均依法依规避开鄱阳湖主要水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并通过鄱阳湖禁渔期禁止开采、洄游高峰期禁止开采、错峰开采等措施,确保了鄱阳湖采砂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二是在保护利用并举中采砂。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采砂管理的底线和底色,充分考虑砂石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对水质环境的影响,实行年度总采量和分采区采量“双控制、双不超”。一直以来,鄱阳湖采砂都是采取泵吸方式,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且所有采区均远离入长江口,避开了生态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在短时间内可自然恢复。
三是探索联合执法机制打击违法行为。发挥采砂统一管理体制机制优势,建立赣鄂皖边界水域联动、鄱阳湖联防联治以及涉砂敏感水域的执法联动协调机制,成立了长江、鄱阳湖两支联合执法队,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上下协力、市县协同、区域协作”联合治砂新格局。今年上半年,积极推行“一江三省四警”警务合作机制,开展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联动联合执法行动,实现九江水域打击水上违法犯罪全覆盖,有效地解决属地管辖权争议的问题,让非法采砂者无所遁形,取得良好效果。
二、为砂管服务民生福祉,刀刃向内推改革
一是内部挖潜增效。九江市赣鄱实业有限公司是经省水利厅直接许可从事鄱阳湖砂开采、经营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目前,正有序推动赣鄱实业、砂石、拓新、长鑫等公司协同联动发展,组建了赣鄱砂业集团,鼓励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大力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基本实现了职责清、管理顺、人心齐,行政管理与生产经营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两者齐头并进、各有亮点,深入推动采砂管理高质量发展。
二是数字赋能发展。为深入贯彻省、市“双一号”工程有关精神,九江市在鄱阳湖采砂现场率先试行电子采运管理单,实现砂石采运单从签收到发放全过程监管,有效杜绝票据作假等非法现象,此举为长江流域砂石行业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2022年,九江市搭建了线上砂石交易管理平台,将交易下单、资金流转、配载排号、干舷核载及航程跟踪等进行高效整合,有效提升了采区经营监管效率。
三是专注服务民生。为保障全市城区砂石供应,维护砂石市场正常秩序,九江市在城西港区建设城西砂石集散中心。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2.2亿,于2019年12月正式开工,2022年6月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同时,启动了平价砂石惠百姓项目,市区群众只需在手机APP下单,就能用上比市场价格低25%左右的鄱阳湖优质湖砂,将解决长期困扰我市群众装修用砂价高、质差等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民、让利于民。
三、为夯实砂管九江模式,统筹兼顾三大效益
一是生态效益更加彰显。率先在全省、全国实施河道采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从严控制采区作业范围,从严控制船舶污染,实现可采区船舶污染物全部回收、污染物“零排放”。同时,鄱阳湖采砂将有效解决鄱阳湖淤积泥沙对湖区蓄水容量稳定和航道畅通的影响,实现生态效益大幅提升。
二是社会效益更加凸显。坚持优先、足额供应省内重大项目建设用砂需求,年供砂量稳定在500万吨左右。由于鄱阳湖湖砂品质好,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城市,特别是长三角等地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市场需求,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社会效益不断扩大影响。
三是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今年我市克服疫情反复、砂价下滑、湖区极枯水位提前到来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力抓好采砂经营、港口经营、平价砂石惠百姓等工作,预计全年将实现采砂税收约3亿余元,确保了国有资源使用收益,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财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