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嗨哟”的抬工号子到“咔嚓”的快门声,从砂石堆积的灰黄江岸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近年来,嘉陵江畔的工业记忆正被休闲长廊温柔覆盖。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这里总是停泊着大大小小上百只船。嘉陵江上渡口一带的砂石生意可以说养活了上万人。改革开放后,砂石生意被老板承包,老板们那是赚得盆满钵满!”看到嘉陵江水滚滚而来,顺庆生态环境局职工李双飞的思绪飘到了20年前。1999年12月清晨,她站在嘉陵江边,拍下了几组砂石码头的珍贵照片。

20年前,顺庆区的砂石码头一片繁忙景象,不合理的堆放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岸线,还存在坍塌等安全隐患。当时,砂石码头的作业几乎昼夜不停。各种机械设备在砂石堆放、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噪音和大量的扬尘。这些砂石场对嘉陵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无序地开采影响了河道的自然形态,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弊端愈发凸显。为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顺庆区对砂石码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政府制定详细方案,关停非法码头,引导合法企业规范升级。经过一系列治理,曾经的砂石码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9月,李双飞再次站在曾经的“砂石码头”,拍下了如今的景象。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非法码头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转型后的生态公园、休闲广场。曾经堆满砂石的空地,如今成为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为城市增添一抹亮色。这些改变既提升了城市颜值,也改善了居民生活品质。

嘉陵江水依旧奔流,但顺庆人亲近它的方式已然改变。二十年,南充顺庆砂石码头从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转变成城市发展的“生态窗口”,见证着南充的成长与进步,也诉说着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